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李和平看着张中生,心里暗叹,有些人应该是天生的白眼狼。
上一世李和平和张中生、朱成瑞都算是经济条件差的,知青点里大家也是一起吃苦、一起劳动,吃油吃菜都是一样的节俭,没有谁有特别的付出,所以哪怕谁是白眼狼,也看不出来。
但是这一世,张中生吃了李和平捉的野鸡,吃了中午李和平和夏元买的白面馒头,却仍然能说出这么凉薄的话来。
李和平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真的是慈祥的笑容。
和蔼的对张中生说:“这油是我带的,炸完我还收起来,油罐子里的油都没有用,不信你看看。”
张中生一脸的怀疑,跑到油罐子跟前一看,果然不是油罐子里的油。
“噢噢,我还以为是咱们知青点的油呢,既然是你自己带的油,我就没有意见了。”
李和平听张中生说完,对正在烧锅的张群英问道:“张群英,今天咱们知青点轮到谁做饭了?”
“我,该我做饭了,你这不是在替我做饭吗?”
李和平摇摇头,对张群英说道:“我不算替你做饭,你既然回来了,你用大锅给张中生炒点菜,他不喜欢吃油大的。”
李和平没有让张群英再煮饭,因为他刚才已经看了,中午剩的馒头足够大家一人一个了。他只是想敲打敲打张中生,并不是真的记恨张中生,所以馒头也有张中生的份。
张群英听到李和平的话,就转头看向张中生,只见张中生脸上瞬间红透了,她有点同情张中生了。
但是张群英还是爬起来,去菜园里摘青菜去了。
张中生想说什么,但是最终还是没有说,他虽然穷,自尊心却远比夏元、黄庆波,张群英,徐惠敏这些家境不错的知青还要强。
吃饭时,桌子上摆着一大盆爆炒青蛙和一盘青菜,夏元将中午剩下的馒头发给大家,然后就急不可待的大快朵颐了起来。
大家都挑肥美的青蛙大腿吃,只有张中生,一筷子一筷子的吃着青菜。
“张中生,你咋不吃肉啊?放心,这菜不辣,吃起来可好吃了。”
没有人说话,张东升脸上憋得通红。
片刻之后,张群英才打圆场道:“张中生不喜欢吃太油的,所以我专门给他炒了一盘青菜。不过这青蛙不算油,张中生你尝一尝。”
看张中生下不去台阶,李和平也开口说道:“尝尝试试,吃不惯再继续吃青菜。”
张中生这才点点头,跟大家一起吃起了青蛙。
但是却比别人斯文多了,这是青蛙够多,不然就夏元、黄庆波他们的那种吃相,张中生肯定吃不几口就没肉了。
吃完饭,张群英去洗碗,夏元和大家分享在宣传队的生活趣事,谈起丢失的凉席,仍然懊恼不已。
李和平则坐在墩子上看着夏元在那白话,尤其是听到夏元讲述自己救女知青,打流氓的故事,李和平脸上露出无奈的笑容。
黄庆波听夏元白话了一会儿,便来到李和平身边,开口问道:“李和平,你咋这么厉害,有粮票能买这么多馒头?”
李和平早有腹稿,于是开口就说道:“家里攒了很久的,全给我了,不是看你们在咱这只吃大米,吃不上馒头,想让你们解解馋,我肯定舍不得粮票。”
粮票这个东西,李和平有很多。
但是粮票这个东西,在这个时候却是非常非常的珍贵的。
现在城镇人口的口粮供应,基本上都是采用供应证制度的,绝大多数时候是不给粮票的,而是直接在供应证上扣。
只有在需要县域内、专区域内、省域内流动时,可以凭介绍信和供应证上的余量去兑换各级粮票。
口粮定量并不全是细粮,只有30%是细粮,这些细粮可以购买大米、面粉,也只有细粮可以兑换全国粮票。另外70%是粗粮,一般供应玉米面、高粱面、红薯干面和小米、绿豆等粗粮。这些粗粮也可以兑换粮票,但是没有全国性质的,只有予省粗粮券(信阳专区)、罗山县购粮券(粗)这两个品种。
不管细粮券还是粗粮券,都是从牙缝里省出来的,像李和平这样出手就是四斤粮票,还全部是细粮,那是十分奢侈的事情了。
所以黄庆波一脸的羡慕,开口对李和平说道:“李和平,有个事情想请你帮个忙,你看行不行。”
李和平看着黄庆波,等他的下文。
“我哥在周口那边插队,他们那边条件比咱们这边差太多,一天到晚都是红薯干和红薯干面,吃出了胃病。我想跟你换点细粮票寄给他,等咱们生产队分粮食的时候从我的粮食里还给你。”
李和平点点头,这不算啥大事儿,虽然粮票对他来说十分难得,但是对自己来说就是小事情了。只是粮票不等于粮食,粮票买粮食的时候,还得花钱,粮票只是代表你有花钱买粮食的资格。
“行吧,到时候等分了谷子,你按照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