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食堂的传言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好耶!”
    李和平他们跟着张老师就去了公社食堂。
    公社食堂并不大,一共三间房。
    其中一间是厨房,另外两间则摆了六张八仙桌。
    饭店的墙上挂着各种各样的标语,最显眼的是“贪污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在厨房那边的墙上挂着一个黑板,上面写着菜汤免费,盐菜壹分,素菜贰分,荤菜捌分。
    黑板下面就是四菜一汤,一荤二素,因为还没到下班时间,吃饭的干部还没过来,所以都装的满满的,连咸菜都是满满一盆。
    “姚师傅,这是咱们公社宣传队的队员。咱们董社长安排,他们在咱们公社食堂挂伙。”
    厨子不一定胖,起码这姚师傅,可以用麻杆来形容了。
    姚师傅听到张老师说的话,没有什么意外,公社在给村里面下文件的时候,就已经在后勤上做出了安排。
    “好嘞,张老师。我来给孩子们称一下谷子,给他们换饭票。”
    张老师指着李和平他们说道:“来李和平,你们几个排好队。让姚师傅给你们称谷子。”
    “谁?李和平?红光大队的李和平是吗?”听到李和平的名字,姚师傅突然饶有深意的看着李和平。
    “姚师傅是我,红光大队的李和平。”李和平被姚师傅的反应弄得有点莫名其妙。上一世虽然也认识姚师傅,这也仅存在于咱认识他,他不认识咱们的地步。怎么感觉现在他好像认识咱一样。
    “我听说过你,听说你前几天一下子买了30多块钱的邮票,乖乖,六百个大白馍馍呢,一天吃俩都能吃一年。我要是你爹,我非得打断你的腿。”
    李和平瞬间无语,一脸黑线。
    他不是气姚师傅的调侃。
    自己只是买了点邮票,居然连食堂的姚师傅都知道了。那乡里这些干部差不多应该都知道了。
    “你买了30多块钱的邮票?”张励老师这两天忙着挑人,没有听说这件事,骤然听说,也是大吃一惊。
    “你买那玩意儿干啥?”
    别人不清楚李和平家庭情况,但是作为带队老师,他知道啊。
    李和平不待张励老师多想,就急忙在旁边解释道:“集邮,集邮,而且邮票啥时候需要啥时候可以用,和钱一样的,不会过期,所以我遇到喜欢的就多买了一点。”
    “那能是多买一点的事情吗?可是三十多元啊!你父母知道吗?”
    “我写信和他们说了,我自己生吃俭用省下来的钱,我咋用我爸妈也不管的。”
    听到李和平这样说,张励面上稍霁,想到前两天在食堂遇到李和平,那小子居然点了俩菜,还请他吃了馒头,听说用的还是全国粮票,看来这小子家里是给他寄钱、寄票了。
    也没有再说其他,让队员们一个个交了口粮,跟姚师傅换了饭票。
    饭票和粮票还不一样,粮票是购粮凭证,还得花钱再买。但是饭票却是用谷子按比例换,凭饭票打饭不用再另外掏钱,直接就可以打饭,只要再另外花钱买菜就可以了。
    李和平他们背的二十斤谷子能换十二斤饭票,一张票贰两,整整60张票,拿在手里厚墩墩的一小摞。
    “走走走,趁着干部都没有下班,你们先吃,来我给你们打饭。”
    等姚师傅给他们都换了饭票,就招呼着知青去打饭打菜。
    李和平走在了前面,他要了二两米饭,一份盐菜和一份素炒绿豆芽。
    打完饭,李和平递给姚师傅一张饭票和三分钱,白菜炒肉李和平没要,看起来就不好吃的样子,反倒是这份盐菜,后世让李和平偶尔都会想起。
    所谓盐菜,其实就是腌菜,说咸菜也没什么不对,反正本地人就是叫盐菜。信阳这边有一种特色的箭杆白,腌制之后,清脆细嫩,酸爽可口,吃起来特别下饭。
    但是自从李和平回城之后,一直都在北方工作,再也没有吃过这种箭杆白了。今天遇到了,怎么能够错过,所以他要了一份箭杆白盐菜。
    “李和平,二两米饭你能吃饱?”排在李和平身后的耿志坚看李和平只要了二两米饭,忍不住问他。
    李和平点点头,解释道:“这几天不去地里劳动,少吃点,免得变胖了。”
    其实更多是老年人的饮食习惯作祟,他心理上就觉得吃太多米饭对身体是负担。
    “胖点多好,你看看我,我是瘦,但是你们婶子天天说我瘦得跟麻杆一样,不知道哩还以为她找了个骨头架子当男人哩。”姚师傅一边说,一边把自己的瘦胳膊伸出来给大家看,果然干瘦干瘦的,别说肥肉,连肌肉都显得很少。
    李和平对着姚师傅笑笑,也没有多说,因为姚师傅忙着去给耿志坚打饭去了。
    找张八仙桌坐下,李和平就开始享受他的箭杆白了,脆脆嫩嫩,还有发酵后的一种特殊的香气。
    这盐菜酸酸的味道是乳酸菌导致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