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琅借口还有事,让贺瑾瑜在此陪他们父子二人用饭。
她走之前,还挥退了陈大等人,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了他们。
等人都走了,赵老汉才放松下来,他觉得自己怪没出息的,扭头看向明显已经不太一样的贺瑾瑜,忍不住在心里感叹一声人靠衣装马靠鞍,瞧瞧,这衣裳一换,谁还能看出这是跟着小五他们满山跑的王金鱼啊。
这就是门第,这就是差距,同样一身衣裳,小五穿上就是台上的戏子,不伦不类。
瑾瑜穿上,就是少爷,是本该如此。
“瑾瑜,日后要好好的啊。”他心里无端生出了些距离感,不是他不亲近孩子了,是觉得不该亲近了。
见他不动筷,贺瑾瑜心里有些难受,于家的东西便是再简陋,在赵家眼中都是天上地下触摸不到的金贵物,这桌子饭菜若是出现在家中的餐桌上,小五他们不知道该有多高兴。
可出现在于家,阿爷和三伯连筷子都不敢动。
“阿爷,三伯,你们吃一点吧。”贺瑾瑜似乎也感觉到了阿爷的疏离,他一双眼睛红的像兔子一样,不想他们远了自己。
赵老汉心下难受,拿起筷子,食不知味吃了起来。
他们家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习惯,一顿饭的时间,贺瑾瑜说了好多的话。
他说,明日他们就要启程去边关了,京城去不得,那里对他而言不是安全之地,反而是埋骨之处。他的外公如今处境危险,舅母这次大张旗鼓来庆州府找他也是冒险之举,回边关的路上许是并不平静,好在舅舅和外公留有后手,路上有人接应。
他还对赵老汉透露了一个消息,是刚刚舅母告诉他的,朝廷有意在庆州府内征民兵,不日便会降下旨意,时间大概在秋收之后,此次征兵极为严苛,不许用银钱替之,也就是除了有功名的读书人,其余百姓,无论是富户还是工匠,亦或贫农,家家户户都躲不过,都要去服役。
说完,他有些期待地看着赵老汉,小心问道:“阿爷,你愿意和我们一起去边关吗?”不等赵老汉拒绝,他忙补充,“这是我舅母的意思。”
他低下头不敢看他:“我舅母说,这是陛下的旨意,她便是想帮忙如今也不敢轻易插手。还有那背后之人,若是顺藤摸瓜查到你们身上,反倒会给家里遭来灭门之祸。”
赵老汉听到他说征兵,再一次感叹他家小宝仙子果然是神仙下凡,瞧瞧,瞧瞧这未卜先知的能力,嘿,他家早就知道了!
暗自激动完,他又瞬间冷静下来
(),这实在不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儿L。
他想了想,道:“瑾瑜,替我谢谢你舅母,我们一家就不跟着去捣乱了。”要说一点不心动那是假的,但要说特别想去,那更是假的。
边关那是什么地方?和外族人打生打死的埋骨地儿L!更别说瑾瑜的意思,去边关这一路怕是不太平,就算路上有人接应,这群护卫肯定也是紧着将军夫人和瑾瑜保护,真到了生死关头,他家这一串小的老的可咋整?
说他小心眼都成,反正除了自家人,他不信外人。
诚然,跟着他们去边关可以躲过征兵,但去了之后呢?就算一路太平,他们在边关人生地不熟,人家是将军,他家是泥腿子,人家贵人事忙,咋可能事事关注到你,到时他家咋生活?分田给种不?有地给建房不?新村子安全不?会不会有比流民还可怕的外族人跑到村里来烧杀抢掠?
躲了征兵的坑,后续可能还有无数个数不清的坑,赵老汉觉得这事儿L答应不得。
也没那么简单。
何况瑾瑜都说他外公如今处境危险,那远在边关的舅舅还能好得到哪儿L去?还有他舅母,外嫁女回娘家祖宅,头一件事就是砍继母的奶兄,可见于家和陈家的关系远不像表面那般简单。
而且他家还有个天大的秘密,他觉得自家人没那个脑子能在聪明人面前瞒天过海。
所以还是各归各位,日后不要往来的好。
和他们家有关系的是贺瑾瑜,不是于家,更不是陈家,即便抱上这两棵大树能有机会改换门楣,但赵老汉眼中一片清明,并没有被利益冲昏了头脑。
“瑾瑜,你是一个再聪明不过的孩子,阿爷知晓你的意思,但咱家是个啥情况,你也知道。”赵老汉放下了筷子,看着他道:“我们家没啥大本事,更没心气,没志向,就想着好好过日子,能吃饱饭,能穿暖衣,有间能遮风避雨的屋子就成。你那几个兄弟都是空有力气没有脑子的蠢蛋,你把他们带在身边也只会给你闯祸,对你半点帮助都没有,你想拉拔他们,他们也得有那个本事才行。”
“你那三个伯父也是,别看他们能杀流民,凭的不过是一腔蛮力,在乡下还能算条汉子,你让他们去外头试试,就之前守门那两位,人家一只手就能把他们干翻。”他故意用轻松的语气说,试图让气氛松快些,免得孩子失落得都要把脑袋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