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菲尔兹奖公布!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当然,这样的规则并不是死的,只要一切符合要求,这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事情。
    这样级别的成果,已经不能简单的用菲尔兹奖来形容了,因为近几届的获奖者,也未曾解决过类似难度的问题。
    通过与杨连华的聊天,宁晨也能够感受到杨连华的认真态度。
    由于小智的信息提醒功能,宁晨第一时间便得知到了这个消息。
    而根据最近几届的习惯,最终的获奖人数,一般都会定在四人。
    接下来,宁晨认真准备起了这次报告会的内容。
    ……
    因为《学术星空》的主刊和子刊之间并不冲突,就算是投递到主刊上的数学分类的论文,同样是可以刊登子刊上面的。
    杨连华的解释充满了戏剧性和故事性,但这与宁晨刚刚的猜测却是不谋而合。
    宁晨对于菲尔兹奖的评选,还是保持着非常好的心态的。
    更别说,宁晨还参与了诸如高温超导体线带材的应用、星河量子计算机、战斗机材料等等的研究项目。
    而杨连华刚刚所说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不仅仅是一个世界顶级数学家的交流平台,更是会在大会上颁发包括菲尔兹奖、高斯奖、陈省身奖等多个数学界的重磅奖项。
    “具体的原因还无法确定,不过据我听到的小道消息,并不是南高丽主动放弃这次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举办权。对于这次国际数学家大会,南高丽早就提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不太可能轻易的放弃这次的举办机会……”
    宁晨知道这个邀请意味着什么,虽然这并不代表宁晨已经拿到了下一届的菲尔兹奖,但得奖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国际数学家大会,可以被称作“数学界的奥林匹克盛会”,是世界上各大数学家聚在一起交流数学问题的最好机会。
    而是后续的评选环节之中,宁晨也继续得到了评委们的青睐。
    虽然南高丽常温超导的事情,只是一项个人行为,可是因为这件事情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这也让整个南高丽的学术界遭受到波及。
    终于,这一届的四名最终获得菲尔兹奖的名单正式出炉了。
    “是的,正常确实是应该在南高丽举办,不过因为某些原因,南高丽无法承担这次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举办,因此只能临时更换举办地点了。正好燕京之前有过举办国际数学家大会的经验,而且对于临时举办这次的大会也充满兴趣,最终大会便决定,设立燕京为这次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举办地点了。”
    剩下的几个问题,在未来的一百年之内,也未必能够有其他人可以解决。
    不出大家所料,来自夏国的宁晨,顺利拿到了这一届的菲尔兹奖!
    获得菲尔兹奖的数学家都较为的年轻,这是由于菲尔兹奖对于获奖者的年龄有严格的要求,只会将奖项颁发给年龄在四十岁以上的数学家。
    换句话说,能够给宁晨颁发菲尔兹奖,已经是菲尔兹奖的荣幸了。
    “杨老师,我记得这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原本应该在南高丽举办吧?”
    其实就算宁晨没有去研究有关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问题,仅仅凭借解决秋成同猜想的三篇论文,就已经足够被提名进入到菲尔兹奖的候选者之一了。
    在这之前,还没有任何一个土生土长的夏国人,能够拿到这样的数学界重磅奖项。
    因为宁晨成功解决了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存在性与光滑性问题,大家都知道,这一次的菲尔兹奖,宁晨是有非常大的概率获得这个奖项的。
    毕竟宁晨解决的问题,可是新千禧年的七大数学难题之一,即便只是解决了其中一个问题的一部分,甚至都是有获奖的可能的。
    这也让宁晨不会引起过度的关注,出国的安全性完全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不过大部分的得奖者,获奖时的年龄都是在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因为太年轻的数学研究者,即便拥有很强大的学术能力,也很难得出世界级的重大成果。
    “我们夏国人终于拿到了数学界的最高奖――菲尔兹奖了!这一次不再是华裔数学家获奖,而是我们土生土长培养出来的数学家!”
    因为宁晨有很大的获奖可能,这次的菲尔兹奖评选,受到了大量夏国人的关注。
    不过这次宁晨的获奖,倒的确创造了一个新的纪录。
    正常来讲,同一个城市,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就举办又一次的国际数学家大会。
    此时,宁晨心中已经隐约有了一些猜想,只不过还无法确定这样的猜测是否正确。
    不出意料的是,宁晨顺利的进入了首批的候选提名名单。
    以这样的身份,轻易出国无疑是充满风险的。
    听完了杨连华的解释,宁晨也感觉这其中带有一些微妙的地方。
    按照国际数学联盟的要求,每一届菲尔兹奖,将选出二到四名的获奖者,最终授予菲尔兹奖的殊荣。
    顿了顿,杨连华继续说道:
    “我听到的一种说法是,这次的变故,与之前南高丽常温超导的事件有直接的关系。这次的事情给南高丽学术界的声誉,造成了很强的负面影响。这也让国际数学联盟不希望这次的数学大会继续在南高丽举办。为了保留南高丽的面子,他们才主动借故放弃了这次的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举办权。”
    在下一届的菲尔兹奖正式公布之前,组委会向宁晨的邮箱发送了邮件,邀请宁晨能够在这届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上台进行有关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报告。
    现在的宁晨不比之前获得西蒙斯学者奖的时候了,那个时候的宁晨也才在学术界初露头角,虽说做出了一些不错的成果,但大都是在数学等纯理论的领域之中,并没有涉及到太多应用的部分。
    听到杨连华的话,宁晨也是感到有些诧异。
    “杨老师,这件事情就让它顺其自然好了。如果我真的拿到了菲尔兹奖,这也是我的荣幸。如果我拿不到的话,这也没有关系,我还是会继续照常进行我的各种研究的。”
    不一会儿,杨连华便来到了宁晨的实验室,跟宁晨聊了起来。
    “杨老师太谦虚了,如果没有杨老师的话,盛州大学的数学系,根本就不会有现在的水准。”
    当大家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纷纷在网络上热烈的议论了起来。
    杨连华正要回去,不过这个时候杨连华似乎突然想起了什么,继续向宁晨说道:
    “对了,宁老师,你知道下一届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将在燕京举办吗?”
    只是仅仅解决一个秋成同猜想,还不足以让宁晨大概率拿到菲尔兹奖,拿奖的竞争力还是要差出一些。
    宁晨的这个得奖年龄,无疑再次刷新了全世界对数学天才的认知。
    正常在宁晨现在的这个年龄,很多人也才刚刚大学本科毕业,或是刚刚进入到工作,或是刚刚进入到研究生的阶段。
    而宁晨同样的年龄段,竟然已经拿到了数学界的最高奖项。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