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李斯被杀后,秦朝很快就灭亡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李斯,甚至诬陷李斯与起义军有勾结。
    尽管李斯曾试图劝谏胡亥治理国家,但胡亥已深受赵高的蛊惑,反而认为李斯是多管闲事,不值得信任。
    当赵高的阴谋逐渐得逞时,李斯意识到自己已经身陷绝境,失去了最后的政治力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虽是丞相,但实际上朝政大权早已落入赵高手中,之后,赵高设计以“谋反”的罪名将李斯逮捕。
    李斯在狱中遭受酷刑,被迫认罪。
    他的上诉无人理会,他所曾拥有的一切,包括权势和地位,瞬间化为乌有。
    临刑前,李斯回想起自己的一生,他对儿子感叹道:“我多想牵着黄狗,再去上蔡东门打猎追逐野兔啊。”
    这句话,道尽了他内心深处的悔恨与无奈。
    公元前208年7月,李斯最终被判腰斩,父子一同被处死,三族被灭。
    李斯之死的连锁反应
    李斯之死,如同大厦的崩塌,掀开了秦朝灭亡的序幕。
    作为秦始皇的得力辅佐者,李斯不仅在政策制定上举足轻重,还为帝国的统治稳定性提供了保障。
    他的存在,意味着秦朝还有一位理智的政治家能够维持朝政的秩序。
    是以,李斯的倒台则使秦帝国的治理体系彻底崩塌,导致政权迅速走向了无法挽回的混乱与衰败。
    当赵高借助阴谋陷害李斯,操控胡亥成功除掉丞相后,朝廷内部失去了一个能够平衡权力、制约胡亥荒唐行为的力量。
    赵高虽然上位,但他并没有真正治国理政的能力,更缺乏李斯那样的远见卓识。
    赵高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巩固个人权力上,而不是处理国家日益严重的危机。
    与此同时,秦始皇去世后的中央集权体制已经摇摇欲坠。
    李斯在世时,虽然有不少强硬的政策,但他至少能够通过法家思想维持一定的秩序,确保国家机器的正常运作。
    但李斯死后,这种管理能力消失,朝廷中的官僚体系陷入了无序和无能。
    胡亥完全信任赵高,沉迷于享乐,对国家危机视而不见,甚至对起义的信号充耳不闻。
    官员们要么胆战心惊,要么被迫屈从赵高的权势,帝国的运作陷入瘫痪。
    李斯的死带走了秦朝最后一位具有治理能力的大臣,而赵高的独裁统治则进一步加速了秦朝的内乱。
    赵高不仅排挤异己,还进一步压迫百姓和地方官员,导致各地的不满情绪急剧上升。
    失去了核心的统治力量,秦朝如同一艘失控的巨轮,在起义的浪潮中摇摇欲坠。
    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就是这种不满情绪的集中爆发.
    他们的成功激起了全国范围的反抗浪潮,越来越多的势力纷纷揭竿而起。
    赵高试图通过专权维持帝国的统治,但却无力遏制四方的叛乱。
    秦军在李斯去世后也逐渐失去了战斗力,没有了有效的军事指挥和政策引导,昔日强大的秦军再也无法抵挡各路义军的猛烈进攻。
    在巨鹿之战中,秦军遭遇了毁灭性的失败,这一战标志着秦朝的衰败已不可逆转。
    李斯的倒台不仅象征着秦朝政治体系的崩溃,更预示了帝国的终结。
    赵高独揽大权,却无法拯救日渐瓦解的政权,而胡亥则在自我迷失中丧失了对国家的控制。
    短短三年内,秦朝从一个强大帝国变成了被攻陷的废墟。
    秦二世胡亥被起义军推翻,刘邦带领义军攻入咸阳,结束了秦朝短暂而辉煌的统治。
    秦朝的灭亡与其说是命运的安排,不如说是权力斗争和治理失衡的必然结果。
    李斯之死不仅结束了一个政治家的一生,也为秦朝的覆灭按下了加速键。
    李斯的历史评价与反思
    李斯的一生既充满了功勋卓着的辉煌,也因后期的决策失误而备受质疑。
    因此,历史学家们对李斯的评价至今依然充满争议:他是秦朝的建设者,还是其灭亡的加速者?
    李斯无疑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重要推手之一。
    在秦朝建立的过程中,他推行了许多具有开创性和深远影响的政策。
    例如,郡县制的实施极大地加强了中央集权,使得秦朝的统治得以稳固。
    他还建议“焚书坑儒”,虽然这一政策在后世遭到强烈批判,但它确实在短时间内有效地抑制了思想分裂和反对势力的崛起。
    但李斯后期的作为却饱受诟病。
    他在秦始皇去世后,与赵高联手伪造遗诏,推翻了本应继位的扶苏,扶持胡亥上位。
    这一决策不仅为赵高的专政打开了大门,也为秦朝的迅速灭亡埋下了伏笔。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李斯有过精辟的评论,认为他“过分看重爵位与利禄”,因此,选择了阿谀奉承赵高,最终导致了他自身的悲剧和秦朝的崩溃。
    李斯的悲剧不仅仅在于他个人命运的沉沦,更在于他失去了作为一位政治家的远见。
    早年的李斯是敢于直言进谏的,曾在秦始皇驱逐外来人才时,挺身而出写下《谏逐客书》,保住了许多重要的外来能臣。
    可到了晚年,李斯却在赵高的步步紧逼下,丧失了改革者的锐气,选择了屈从与妥协。
    甚至在秦二世时期,未能及时制止胡亥的荒唐统治。
    这种种,让历史对李斯的功与过,有着不同的评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有学者认为,如果李斯不死,秦朝可能不会那么快灭亡;
    也有人认为,李斯的过度依赖权力和对自身利益的追逐,使得他在关键时刻丧失了应有的判断力,导致了自己和秦朝的共同覆灭。
    结语
    总之,李斯的生命轨迹宛如一场盛大而悲怆的悲剧。
    他从一介寒门士子,凭借过人的才智登上权力的巅峰,成为秦始皇最倚重的丞相,助力大秦帝国的辉煌。
    只是,权力的诱惑与复杂的宫廷斗争,最终将他推向了命运的深渊。
    李斯之死,不仅标志着他个人命运的终结,也象征着大秦帝国政治结构的崩塌。
    秦朝的迅速灭亡,既源于胡亥与赵高的残暴与无能,也与李斯的晚年失误息息相关。
    正如历史常常反映的那样,权力斗争中,理智与远见一旦被贪欲和恐惧取代,必然导致政权的动摇与崩溃。
    李斯的故事提醒我们,权力虽能成就伟业,却也能够毁灭一切。
    中国青年报2020年12月12日关于《《大秦赋》里的他,为何一生都想成为“仓鼠”?》的报道
    中国日报网2008年5月27日关于《李斯帝国丞相小吏思维》的报道
    搜索
    李斯为什么被斩死
    成也李斯败也李斯
    秦朝李斯最后怎么样了
    李斯最后是被谁害死的
    为什么说秦朝李斯厉害
    扶苏娶李斯的女儿为妻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