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你去宁夏旅游绝对没有去过的景点,每一处都让人惊叹不已!强推
走遍全中国的老孔
2024-9-5
12:47
浙江
首发
听全文
约22分钟
7人听过
老孔年过半载,在全中国各各城市、地区都领略过地方的风光和美景,有好有差老孔把每个地区或者城市的美景都给大家分享出来,希望大家在有限的时间都可以去领略一下美好的风光!也希望大家多了解里面的历史文化。
大家千万不要错过,越往后越惊艳绝对值得一去。
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景区:
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青铜峡市青铜峡镇,景区面积126平方公里,地处贺兰山下,黄河岸边。
该地区处于东部季风区与西部干旱区域的交汇地带,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均日照总时数2980.2小时,光、热、风能资源丰富;
干旱少雨,蒸发量大,年平均降水量177.8毫米,年蒸发量1946.1毫米;冬寒长,夏热短,年、日温差大,年平均气温9.8℃。
主要气象灾害有大风、沙尘暴、高温、低温冷害、寒潮、霜冻、冰雹、暴雨、山洪、连阴雨(雪)、冬季冰冻等灾害。
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是黄河上游最后一道峡谷,由贺兰山余脉、牛首山相夹而成,全长十余里,谷宽800至1000米,
两侧的崖壁高80米以上,具有典型粗犷雄浑的北方黄河特色,被誉为“黄河中上游第一峡谷”。
景区内旅游资源富集,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主要景点有:
-大禹文化园:位于黄河大峡谷东岸,建筑形式为汉代殿宇风格。
禹园由大禹神像、禹王牌楼、钟鼓楼台、河图洛书、明堂、九州苑以及大殿构成,是中国首创黄河文化建筑群,
运用led技术、实物、场景等科技元素,全方位立体化展现大禹所蕴含的文明与内在精神。
-十里长峡:青铜峡黄河大峡谷(十里长峡)是黄河上游最后一个峡谷,由贺兰山余脉、牛首山相夹而成,全长10公里,
具有典型粗犷雄浑的北方黄河特色,两岸奇峰对峙,黄河一泻千里,九曲回肠。
-一百零八塔:地处青铜峡黄河大峡谷西岸唐徕古渠引水口,是宁夏河套地区西夏时期重要的古塔建筑群,为世上稀有的大型塔阵。
108塔依山势凿石分阶而建,整体建筑按奇数排列成12行,呈等腰三角形状。该塔群历经元、明、清数次修缮,从土坯塔演变成砖砌塔,其总体布局和基本形制仍保存着西夏始建时的建造风格。
塔内出土的西夏绢质彩画、泥塔模、彩绘造像、西夏文残经等文物,见证了宁夏丝绸之路上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对研究西夏历史文化、黄河文化、水利灌溉等具有重要价值,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铜峡拦河大坝:是一座以灌溉、发电为主,兼顾防洪、防凌等多种效益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
1958年8月26日工程开工兴建,1967年第一台机组发电,是中国第一座也是唯一的闸墩式水电站,总长米,最大坝高42.7米。
由河床闸墩式电站、混凝土重力坝、溢流坝、河西和河东渠首电站等组成。电站总装机容量为30.2万千瓦,年均发电量13.5亿千瓦时。
工程的建成结束了宁夏无坝引水灌溉的历史,是宁夏20世纪文明创造的历史见证,2010年被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宁夏引黄古灌区:青铜峡灌溉古渠是中国最早的水利工程之一,与古代的都江堰并列,素有“南有都江堰,北有青铜峡”的美誉。
自秦、汉以来,青铜峡渠系纵横、奔流不息,秦渠、汉渠、唐徕渠等九大干渠之首汇集于此,主干渠总长超过1200公里,润泽黄河两岸,灌溉沃野千里,滋养亿万百姓。
青铜峡引黄灌溉的工程技术和文化内涵,具有世界性科学研究价值,2017年被国际灌排委评定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实现了宁夏“世界遗产”零的突破。
-宁夏水利博览馆:位于青铜峡黄河大峡谷北入口中心,与九渠广场、青铜古镇遥相呼应,总建筑面积4086平方米,布展面积2850平方米。
馆内由序厅、千秋流韵、盛世伟业、水利未来、水利文化、水利人物六大部分23个单元的内容组成,综合了展陈、研究、交流、教育等功能,有537件展陈文物(实物)。
-青铜峡黄河铁桥:位于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景区入口处,是宁夏境内第一座黄河大桥,1959年7月1日竣工通车,由兰州铁路局桥梁工程队设计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