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赚大钱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在大家把奖杯摸了一圈后不久。
    最后的金熊大奖也揭晓了,颁给了被黄小明说是老牛吃嫩苗的《中央车站》。
    搞地一旁的黄小明瞠目结舌。
    愣在原地愣了好几秒才反应了过来。
    “都拿下影后了,还能拿金熊。”
    “哎,顾导,你说说那个什么嘿人的构思啊,我觉得说不准真能拿奖。”
    “说出来吧你能演?”
    顾铭无语。
    这家伙好像还真上心了。
    “我觉得我涂黑点也能演,性别的话,实在不行反串嘛,只要能拿大奖。”黄小明依然心不死。
    “好了,别扯淡了。”顾铭只能喊停了这个话题。
    又颁发了一个终身成就奖,电影节便落幕了。
    一个个剧组离开了剧院。
    刚一出去,《十七岁的单车》剧组就被一堆记者围住了。
    其中一半都是亚洲面孔。
    主竞赛单元,别说奖项了。
    单说这个单元,港台电影全军覆没,都没有进去的,他们自然就只能把话筒对准顾铭这个他们原来并不看好的剧组了。
    其实他们压根都没想到顾铭能拿奖。
    导演拍的时候是个大一表演系学生。
    剧组其他职位也大都是学生。
    即使进了主竞赛单元,谁又能把它当回事。
    面对这些采访,顾铭直接用眼光示意了跃跃欲试的黄小明陈昆他们,让他们少说话。
    果然。
    弯弯记者提问就埋坑。
    说什么“你觉得你和曾经两夺金熊的李桉导演的差距有多大,想对这个生在异国的导演说些什么。”
    这要是不知道,还会以为李桉在美出生的呢。
    毕竟他那部《理智与情感》弄出了相当大的声势。
    大家的第一印象,这是个好莱坞导演。
    这样的问题,一按照他的话回答,就掉坑。
    还是原则性问题的大坑。
    顾铭自然是义正言辞地回怼了他一顿。
    这才让其他也想挖坑的人收敛了一点。
    接受了半个小时采访,顾铭他们终于脱身。
    回到酒店,顾铭一个个的电话拨了出去。
    “喂,爸,妈,我获奖了,评审团大奖,什么,你们都知道了?西影厂那边给你打电话了?”
    “丹辰,评审团大奖,替我高兴不?回去好好庆祝一下。”
    “候院长……”
    柏林和京城的时差是六个小时。
    柏林是晚上。
    京城那边是凌晨,正该是人熟睡的时候,但这些和顾铭有关系的人全都没有睡着觉。
    一直在等待着顾铭的消息。
    接到了顾铭的电话后,他们才咧着嘴角开始入睡。
    其实,不仅仅是他们,和顾铭不认识的人也被这个消息给弄的没有睡个好觉。
    在港台那边报告了今年年仅十九岁的顾铭拿下柏林电影节评审团大奖银熊奖之后,内地的媒体圈子就也知道了这个消息了。
    虽然不是金熊奖。
    但毕竟导演年轻啊!
    才十九岁。
    这可是很有噱头的新闻。
    当然,这年头禁片太多了,即使不禁,不给予宣传,默默放映的影片也不少。
    《霸王别姬》就是其中之一。
    搞媒体的这点敏感性还是有的,都要等早上,总局上班后打听清楚这部影片有没有过审,有没有报备后再去参展。
    只是这和普通的小职员可没关系。
    凌晨就被上司打电话从被窝里喊起来,写了一篇稿子。
    到时候能发,就抢占了时效性。
    不能发,那就白写呗。
    小职员的时间,那叫时间吗?
    这是给你一个上进的机会。
    次日,总局一上班,一个个电话就打了过来,打听的都是一部叫《十七岁的单车》的片子。
    “哎,怎么又得奖了。”
    即使查到这部片子过审了,也报备了。
    但得奖和没得奖那能是一个审查标准吗?
    小心驶得万年船。
    总局马上组织人手又看了一遍,里面没什么大问题。
    即使打架,也多是远景,而且没有打到身上的镜头。
    这才回了那些报社的电话,“可以报道。”
    一个个报社立马把早就准备好稿子发出,将这件事上了自家报纸。
    有些还直接头版头条报道。
    比如顾铭老家的《长安日报》。
    我市十九岁天才导演顾铭近日在柏林国际电影节拿下了评审团大奖银熊奖。
    是国内最年轻的享誉国际的导演。
    搞的上班的顾爸被很多同事拿着报纸问,“老顾,这是不是你家娃?我还记得他小子还咱们厂子玩,那叫一个淘气,这么快就出息了。”
    “十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