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章 赐名忠贤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皇爷,礼部尚书孙如游,请开讲筵。”
    回到南海子没多久,一本特殊的奏章就送到了朱由校的案前。
    “哦?”
    听到刘时敏的话,朱由校的眉头挑了挑。
    讲筵,这就要说到万历皇帝造下的一个孽了。
    万历对于泰昌皇帝是素来不喜,而对于朱由校这个皇长孙嘛,也不咋样。
    当然不至于历史上有的人说的,朱由校不识字,是个文盲皇帝。
    识字还是识的,就是书读的不多而已。
    谁教的?
    左春芳德谕孙承宗,这也是为什么孙承宗历史上他后来能够成为是天启帝师的原因。
    孙承宗,万历三十二年进士第二名,授翰林编修,而后转拜左中允。
    这人真的是职业家庭教师,早年曾经在姜壁、房守士等人家中做家庭教师,做到边关大同去了,也就哪时候对于兵事有所了解。
    后来又给皇太子和皇太孙做了家庭教师。这人也是厉害,能把历史上天启的毛给捋顺了。
    不过现在,虽然这孙承宗去了辽东,但经筵不能停,毕竟这是老祖宗定下的规矩,而且他也要趁着这个机会来发掘一些人才。
    历史上天启的讲筵官,一个叫孙承宗,另外一個,叫袁可立。
    “讲筵啊。”
    朱由校琢磨了一下,从桌上拿起他的备忘录,从里面开始挑选人名。
    “太仆寺右少卿毕自严。”
    大明未来的户部尚书,就冲其经济学上的造诣(yi),就能担当讲筵官了。
    “尚宝司司臣袁可立。”
    历史上的天启元年,辽沈全丢,防线撤至广宁,满朝文武莫不敢言,就这位提出了七条极具参考价值的建议,堪称明末于谦。
    而且要论能力,袁可立是强于孙承宗的。
    思索着人名,朱由校写下了最后一个名字,太常寺少卿王三善。
    历史上,川中土司安邦彦、奢崇明造反,就是王三善去平定的,虽然功败垂成,但也是个有能力的。
    心里想着一些有用的人才,朱由校干脆又拿出一张纸,写下了另外两个名字。
    “孙传庭、周应秋。”
    一个明末柱石,一个阉党狗头。
    转头对刘时敏道。
    “再去找这两个人,周应秋是赣南巡抚,孙传庭朕记得是个知县,找到两人后,召之入京。记住,从速。”
    “奴婢遵旨。”
    接过纸张,看到朱由校脸上严肃的表情,刘时敏连忙向外走去。
    看着刘时敏的离去,朱由校的内心微微放松。
    只要提前将孙传庭提拔起来,那么将来哪怕是半壁江山都是烽火,有孙传庭在也能压的下去。
    孙传庭,明末柱石。
    史书对于他的评价是:传庭死,大明亡。
    这句话不是虚说,因为到了崇祯十六年,在关宁集团态度暧昧,左良玉是个怂包的情况下,孙传庭当时手里的秦军,是特么唯一一支还听中央朝廷话、能打硬仗的军队!
    只可惜摊上了崇祯这么个败家玩意儿。
    就在朱由校想着用人的事情时,魏进忠揣着一本账本向南海子而来。
    他这几天他是真的忙,忙着审冯顾二人,忙着抄家。
    从王安与魏朝往下,内廷二十四监的管事太监,天启登基当夜,杖毙了十三个,其他大大小小的太监拿下了三四百人。
    翻看着抄家得来的账本,魏进忠有些感叹的摇了摇头。
    真的没想到,平日里,这些个高高在上,把为皇帝尽忠挂在嘴边的的太监们这么能贪,大大小小的抄出了两百多万两白银。
    天可怜见,泰昌皇帝上位后,他满打满算当了一个月的惜薪司管事太监,才扣扣索索的攒下一千多两银子,这些人有的是和他一起上任的,就已经攒下了两万两。
    真的想不到皇宫里的油水这么厚实啊。
    “皇爷,魏大珰觐见。”
    就在朱由校提这笔不知道画什么的时候,王末进来通传道。
    “宣。”
    将手中的朱笔放下,拿起写好的东西吹了吹,朱由校转头问道。
    “朕上次让你刻的牌匾,刻好了没有?”
    “回皇爷,已经刻好了。”
    “嗯。”
    闻言,朱由校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而是继续翻看手中的奏本。
    “奴婢魏进忠恭请圣安。”
    “都清理干净了?”
    没抬头看魏进忠,朱由校的声音中听不出喜怒。
    “回皇爷,宫里和外臣有勾搭的人,都找出来了”
    魏进忠将额头抵在在地上,恭敬的说道。
    “奴婢已经将这些人处理掉了。”
    “皇爷,这是奴婢处理掉这些人,抄家所得来的账本,请皇爷过目。”
    魏进忠说着,将账本举过头顶。
    待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