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是先找了当地有名望的士绅帮忙引荐。这些人听说李基亲自来访,无不感到惊讶,但也对其勇气表示钦佩。在他们的帮助下,李基顺利见到了袁绍。
见面之初,气氛十分尴尬。袁绍见到李基出现在眼前,脸上闪过一丝诧异,随即恢复常态,装作毫不知情的样子问道:“李将军为何亲自前来?”李基微微一笑,从容答道:“闻将军麾下有贤才,特来求教。”袁绍听了这话,心中暗自警惕,表面上却不动声色地回应:“既然如此,何不共叙友情?”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基以极高的情商与袁绍及其幕僚们交往。他时而谈论治国之道,时而探讨诗词歌赋,展现出非凡的才华与见识。渐渐地,袁绍对李基的印象发生了改变,从最初的敌意转为欣赏。更重要的是,李基巧妙地利用这次机会,揭露了袁绍身边某些人的阴谋诡计,使得袁绍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团队。
最终,在离开邺城之前,李基与袁绍达成了共识:双方停止一切敌对行为,致力于共同抗击曹操。这一结果不仅化解了一场潜在的冲突,也为李基赢得了更多的盟友。回到青州后,李基立刻投入到新一轮的战略部署当中。他深知,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只有不断积累力量,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
随着时间流逝,李基的名声越传越广。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军事领袖,更是一个懂得收揽人心的政治家。无论是对待普通百姓还是达官贵人,他都能做到礼贤下士,宽厚待人。这种品格让他赢得了广泛的支持和爱戴。
某日,李基收到一份来自幽州公孙瓒的求援信。信中称,乌桓部落频频侵扰边境,百姓苦不堪言,恳请李基出兵相助。李基看完信后,陷入了沉思。他知道,乌桓族骁勇善战,且熟悉草原地形,若贸然出兵,恐怕难以取胜。但如果不救,又恐失信于天下,影响自己的声誉。经过一番权衡利弊,李基决定采取一个折中的办法:派遣一支精锐骑兵前往幽州,名义上是协助防守,实则是观察形势,寻找战机。
这支骑兵由赵云率领,个个都是百里挑一的好手。他们日夜兼程赶往幽州,沿途还顺便剿灭了几股流窜的小股盗贼,显示了青州军的强大战斗力。到达幽州后,赵云立即与公孙瓒取得联系,详细了解了乌桓部落的活动规律。经过一段时间的侦察,赵云发现乌桓人虽然凶猛,但也有一个致命弱点??那就是他们在冬季时行动不便,马匹容易冻伤。于是,赵云制定了一个大胆的计划:趁着严冬时节,突然袭击乌桓营地!
果然不出所料,当夜幕降临,气温骤降之时,乌桓人大多躲进了帐篷取暖。赵云率领骑兵悄悄接近营地,然后一声令下,全体冲锋!寒冷的天气让乌桓人的马匹行动迟缓,根本无法组织有效抵抗。青州骑兵如入无人之境,很快就控制了局面。此役过后,乌桓人再也不敢轻易侵犯幽州边境,公孙瓒对李基感激涕零,主动提出愿意加入反曹联盟。
通过这次成功的救援行动,李基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同时也证明了他不仅善于运筹帷幄,更能把握住每一个稍纵即逝的机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基继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拓展自己的势力范围。他先后收复了北海、东莱等地,使得青州的版图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然而,就在李基志得意满之时,一个巨大的挑战摆在了他的面前。曹操得知李基接连取得胜利的消息后,心中极为不满。他意识到,如果任由李基这样发展下去,将来必将成为自己最大的威胁。于是,曹操决定亲自率领大军征讨青州,誓要一举消灭这个新兴势力。
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李基并没有丝毫畏惧。相反,他反而觉得这是一个展示自己真正实力的好机会。他迅速召集所有谋士商讨对策,最后制定了一份详尽的作战方案。根据这份方案,李基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故意示弱,引诱曹操深入青州境内,然后利用熟悉的地理环境设下重重埋伏。
为了迷惑曹操,李基先是命令部分军队假装撤退,制造出一种青州内部混乱的局面。同时,他还故意放出假消息,声称自己已经逃往南方。这些举动果然奏效,曹操果然中计,率领大军长驱直入,直奔青州腹地而来。当曹军进入预定区域后,李基立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