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开始开花结果的另两大支柱型产业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舍曾说过:“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
    就是这么冷的天,这时的什刹海还是老样子,湖面上冻的非常结实。
    那些被雪覆盖的湖面,像是镶嵌在公园中的一颗颗明珠。湖面结冰后,孩子们在湖面上嬉戏,打雪仗,滑冰车,欢声笑语传遍了整个公园。
    还有,裹着厚厚的“棉猴儿”在钓鱼的老大爷们。
    冬日里,还有一件让人感到温暖的事情,那就是热气腾腾的烤红薯。
    在寒风中,人们手里纷纷捧着一个热乎乎的烤红薯,那是一种无法言喻的幸福。
    红薯的香味弥漫在空气中,让人感受到了冬日里的温暖和美好。
    当然这么冷的天也没有空调暖气,人们取暖靠煤球炉子。
    谁也忘不了顶着刺骨的寒风进家门的一瞬间,一踏进屋里,身上立马就被蜂窝煤烤得暖暖的。
    刘之野漫步了一个下午,尽管身体略显疲惫,但心中却洋溢着难以言喻的欢愉。
    进了家,他将封住的煤球炉子的火升了起来,让温暖的火光逐渐充盈整个房间。
    随后,他取来水壶,置于炉上,静待水沸。
    水开之际,他轻轻提起水壶,倒入茶壶中,再撒入一小撮茉莉花,茶香弥漫在空气中,为这平凡的夜晚增添了几分雅致与温馨。
    “嚯!这香味儿绝了,要说喝茶还得喝这茉莉花儿。”闫埠贵捧着他的紫砂壶,闻着香味儿挑开刘之家的门帘走进了屋说道。
    刘之野嘴角挂着一抹笑意,轻巧地将一个小马扎递给了闫埠贵,两人随即围坐在火炉旁,悠然自得地品起了茶。
    老京城人最喜欢喝的茶就是茉莉花,而不是什么大红袍、龙井、毛尖之类的名茶。
    京城人对茉莉花茶的喜爱源于多个方面。首先,茉莉花茶的香气能够抵抗京城水质偏硬的问题,使得茶水香气四溢、解渴提神。
    其次,茉莉花茶的经济实惠和持久耐泡的特性满足了大众的消费习惯。
    此外,茉莉花茶的特殊制作方法,以及京城人对香气的特殊情结,都是茉莉花茶受到喜爱的原因。
    “来来来,三大爷,把您那茶叶换一换,尝尝我这儿的。”刘之野边说边打开了手边的茶叶盒,眼神中满是期待,邀请闫埠贵一同品鉴这不同凡响的茶香。
    闫埠贵摇摇头,“我这也是茉莉花,就甭换了,再说我这是刚泡上,就这么倒了多浪费啊!”他表情肉疼的道。
    刘之野笑着继续诱惑他道:“真不换?我可告诉您,这可是【吴裕泰】的顶级货,是从闽省福鼎弄来的顶级茉莉花茶制作而成的,你就不想尝尝?”
    闫埠贵闻言眼前就是一亮,文人都是好茶的人,他也不例外。
    以前他不喝茶或者好茶,那是因为他们家里条件不允许。
    后来,即使是这家里条件好了,能够随便喝茶了;他也不舍得去喝这几元,甚至几十元一斤的顶级茶。
    京城虽不产茶,但是老京城人爱喝茉莉花茶却是出了名的。
    茉莉花的芬芳与茶香相互交融,浓浓淡淡、千回百转,凝固了老京城人对于茉莉花茶的芬芳记忆。
    是什么造就了老字号“茉莉花茶香”的美誉?是什么让“吴裕泰”的茉莉花茶在老京城人中受到如此厚爱?
    原因,“吴裕泰”的茉莉花茶源产地就是来自于闽省福鼎。
    “花开福鼎,十里飘香。”
    “世界茉莉花看华夏,华夏茉莉花看福鼎”。
    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有些玄,但亲眼所见便知并不夸张。
    福鼎虽不如有“华夏茉莉之乡”之称的桂省横县茉莉花的产量大。
    但福鼎种植茉莉花的自然条件独特,花朵以花期晚、花期长、花蕾大、花朵肥、花瓣白、产量高、质量好、香味浓而著称。
    在福鼎,茉莉花遍地生长,尽情开放。这个弥漫着天然茉莉花香的世界里,勤劳的花农顶着烈日,采撷花朵。
    50公斤上好的茉莉花茶窨花要用300公斤左右的茉莉花,而50公斤普通的茉莉花茶窨花也要用300公斤左右的茉莉花。
    “花香茶香,相得益彰。”
    为世人献上品质优良的茉莉花茶,就是京城老字号茶商“吴裕泰”始终追求的目标。
    “吴裕泰”茉莉花茶一直坚持将茶坯从闽省福鼎等地区“自采”,再运至横县花乡“自窨”,最后运回京城“自拼”,加工周期在半年以上。
    这才有了顶级的茉莉花茶,它是融茶叶之美、鲜花之香于一体的艺术品,经过鲜花吐香、茶胚吸香,花茶合一。
    果然。
    闫埠贵岂能抵挡这等诱惑,他迅速端起紫砂壶,猛地站起,留下一句爽朗的话:“嘿,这等顶级好茶,我怎能错过?您稍候片刻,我这就去把泡好的茶倒回家里存着,下次慢慢喝,免得糟蹋了好东西!”言罢,他便匆匆离去,满心期待着那即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