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重新定义电视,自研芯片突破!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原本王逸打算星逸电视39英寸起步,后来想了想,还是直接40英寸起步,不差这一点。
    虽然2012年主流的电视还是32英寸的传统电视,但未来的发展方向是越大越好!
    哪怕所谓的最佳观看距离,都会在几年后彻底失效。
    王逸继续道:“X50,50英寸,定位中端。1080P分辨率,高端电视处理器,2G内存,8G存储。售价5999!搭载XUI智能操作系统。”
    “X60,60英寸,定位高端。4K分辨率,高端电视处理器,3G内存,16G存储。售价根据上市时间再定!”
    “其中,X40和X50,尽快研发,今年下半年上市。”
    “X60得看4K面板,以及处理器问题。”
    王逸叹了口气,电视处理器和手机处理器还是有区别的。
    手机处理器偏向于指令执行,功能更丰富,制程能耗要求高。
    而电视处理器则偏向于视频解码能力,功能不用太多,制程能耗要求也不高,但解码能力一定要强大!
    像是X60要上4K,那最起码处理器得支持4K解码,但可惜,当下的手机处理器都做不到。
    哪怕是英伟达的四核Tegra3也只能做到1080P解码,4K根本带不动。
    就连还未上市的高通四核旗舰APQ8064,播放4K视频也卡。
    8064是今年的高通骁龙旗舰,可也只是骁龙600的水平。
    直到明年的高通800系列,才可以流畅播放4K视频。
    因此,星逸电视X60最大的问题不只是面板问题,还有处理器问题。
    也正是因此,整个2012年,放眼全球也只有东芝和索尼,搞得了4K电视。
    两者都是用的自研电视芯片。
    像是索尼的电视芯片,一直是佼佼者。
    而东芝的电视芯片也强大无比,在2012年就能解码4K,甚至裸眼3D。
    没错,东芝的REGZA55X34K电视,支持裸眼3D!
    这年头的电视发展方向还比较混乱,很多厂商觉得裸眼3D是未来,于是全部压轴到了裸眼3D上。
    有的厂商觉得大屏是未来,于是不断突破大屏,做巨幕。
    还有部分厂商觉得4K是未来,发力研发4K解码。
    而索尼和东芝这种巨头,则是全部压轴,裸眼3D,4K,全面搞!
    至于王逸,压根不考虑裸眼3D的事。
    他可是清楚,这玩意费钱多,收益小,在多年后也是小众,甚至彻底没落。
    4K,大屏,才是未来。
    可不管如何,能解码4K的芯片,都得解决。
    当下主要的电视芯片供应商,还是晨星Mstar和联发科。
    其中晨星一家独大,占据超过65%的市场份额,联发科则占15%左右。
    因此,联发科一心想收购晨星半导体,拿下电视芯片市场。
    并在2012年发起收购计划,总价超过240亿,分两期收购。
    但可惜,这事被我们商务部给否决了,并发起反垄断调查。
    无他,晨星半导体占了内地市场65%的市场份额,联发科占了15%,两者加起来足足80%,完全垄断了!
    双方是竞争对手时,大陆的电视厂商还有议价能力。
    一旦联发科收购了晨星,一家独大,届时联发科想卖高价,大陆电视厂商也得硬着头皮接受!
    就像多年后的高通芯片一样,原本200块的旗舰芯片,卖到1500,不要都不行!
    被否决之后,联发科收购计划戛然而止。
    但智能电视爆发,电视芯片那么大的市场,联发科不想放弃,便不断申请。
    前世,在2013年,商务部附上了批准条件:要求联发科收购晨星半导体后的三年内,双方独立运营。
    如此一来,有了三年的缓冲,也就不会面临一家独大,往死里要高价的局面。
    对此,联发科只能同意。
    2014年商务部批准通过双方股权合并,但是晨星半导体依旧以子公司的身份独立运营。
    三年后,禁令解除,联发科火速发起全面合并的申请,因为某些原因,商务部依旧没有批准。
    2017年联发科和晨星半导体补交了新的证据,终于在2018年,商务部通过了二者合并的申请。
    彼时电视芯片市场早已风云骤变,又多了海思等一系列竞争对手。
    晨星内地占有率大幅度下滑,联发科也下滑,双方市场份额加起来都不足50%,也就谈不上垄断了。
    王逸回想着这一段历史,眼睛一亮。
    当下手机芯片卷的不行,高端有高通,低端有联发科。
    星逸半导体研发出手机芯片,大概率也是自用,很难对外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