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有一事却得请陛下明鉴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无清军留守人马,此番我等也算潜行而至,想来鞑子当不清楚咱们的动向吧。”
    “嗯,是有这个可能。”
    “既如此,鞑子当也没有太过防备,若我带上几十人摸进关内却也不是完全没有成功的可能啊。”
    面对向仁生的坚持,刘文秀心中自有一百个理由可以作为反驳的依据,只是对方毕竟乃是朱慈烺的心腹重将,他于言辞之上却也得细细斟酌一番。
    “向将军所言倒也有可行之.............”
    当刘文秀的话语声传入耳中之时,向仁生面上却又一阵喜色逐渐浮现,可谁曾想,这话还没完全说完便有一阵沙沙声自远处传来,随即一行人立刻收了响动,紧接着便极为警惕地朝声音来处看了过去。
    “莫放箭!莫放箭!我乃大清多罗衍禧郡王罗洛浑麾下,此番乃有要事请各位通报!”
    话音落下,不单向仁生一脸的惊讶,便连刘文秀也于刹那之间变了脸色,显然这一声却是远出了他们所料。
    他们本觉得此番行迹颇为隐秘,关内清军当还不晓得自家已到了左近,可依着现在的情况看来,莫说晓得大军已至,便是他们这一小队人马的行踪也都落在了清军眼中。
    如此情形之下,他们又怎会不因此而惊讶。
    “我要出来了!诸位切莫放箭,误了上峰大事,我等却都担待不起!”
    又是一阵高呼传来,那喊话之人便自山林之中现了身形,随后他往自己身上拍了几下,示意并未带着任何武器,待到向仁生抬了抬手,他才缓缓走了过来。
    “呦~~!倒是小的眼拙,却不想乃是二位将军在此。”
    那名清军口中所言显得有些轻佻,但不论向仁生还是刘文秀却都对此毫不在意,显然他们的关注点都在那所谓“要事”之上。
    “说吧,你们有什么要事?”
    “回禀二位将军,我家王爷想与大明皇帝谈笔买卖。”
    -----------------
    当夜
    终止铺.明军大营
    “买卖?”
    “是。”
    初见向仁生回返,朱慈烺还以为是前面出了什么事情,可当他听完来龙去脉之后心中疑惑非但没有减少半分,反倒还愈发浓重了起来。
    与多尔衮、豪格这等在后世拥有鼎鼎大名的人物不同,由于罗洛浑早死,他这个郡王的名声甚至还不如被李定国阙了的尼堪。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朱慈烺这一路而来,能走到这等地步多也靠了他对当下人物的那一点点认识。
    此时在听到一个颇为陌生且还极其重要的名字,他的心中多少也还是有些吃不准对方的图谋。
    “你们觉得他要与朕谈什么买卖?”
    出于这一年多养下的习惯,朱慈烺便本能地问了一句,可当他看到立在帐中的向、梅、胡三人之后却也觉得白问了这么一句。
    说到底,这三个忠是忠了,勇是勇了,但在耍心眼的事情上总还是略略有些不太够看。
    “陛下,那罗洛浑会不会是想要投降?”
    “嗯,有可能,陛下败了多铎又斩了阿济格,此番豪格更是一见我军便落荒而逃,想来鞑子那里当也人心浮动了。”
    “若是如此,那咱们可得快些进军了,否则要是让豪格逃回关中却也麻烦得很。”
    听着三人一本正经的讨论声,朱慈烺心中多少也有些无语。
    在他看来,此时大明的处境自然要比年前好了许多,但也绝到不了让鞑子望风而降的地步。
    归到根里,胜了多铎乃是仗着水师之利,斩了阿济格乃是凭着出其不意,此番豪格败退,其功劳更有七八成得落在大西军身上,论及根本却都算是投机取巧。
    一旦战场自南方换到了北方,那么大明的水师便没了用武之地,清军的骑兵却到了逞凶之时。
    此消彼长之下,后面的仗自然不似现在这般好打,哪怕他手里还有归降而来几支骑军,却也不见得能弥补兵种上面的劣势。
    由此,他自也不会认为大清的多罗郡王真会于此等时节搞什么投降的戏码。
    “行了,待明日与他见上一面,朕倒要看看这个罗洛浑在耍什么把戏。”
    话音落下,各将自是应声而动。
    似向仁生自然连夜返回前锋大营,为明日的会面做着诸般安排,而胡一青这个贴身侍卫则开始挑选随侍兵卒。
    至于梅春...........
    明天的事虽然与他无关,但运输火炮的诸般事宜却还需他盯着一些。
    由此,仅只片刻功夫,大帐之中便仅余了朱慈烺一人而已。
    一夜无话。
    对于大军来说从终止铺去往七盘关却需不少时间,但对一支仅有几十人的队伍而言却只要几个时辰而已。
    待到正午将过,朱慈烺一行却已到了会面的地点,一番勾兑之后,罗洛浑这个大清的多罗郡王便出现在了朱慈烺的视野之中。
    “外臣罗洛浑见过大明皇帝。”
    外臣?
    在朱慈烺的概念里,这个词大约当用在缔结了某种条约的两国之间,比如当年的北宋与辽。
    可现在的大明与这女真人的政权并没有条约签订,从理论上来说,这个所谓的大清只不过是大明境内的叛乱组织而已。
    以此为基,他也只是淡淡地看着在马背上躬身作揖的罗洛浑,并没有因他表面上的客气而给出半点回应。
    面对朱慈烺这样的反应,罗洛浑倒也没有太多表示,待将身子直起之后他便笑着说道:“我军正欲北归,却不知明皇紧随而至可是送来了谢礼?”
    这一年多的功夫,朱慈烺自问也有了些城府,可当着谢礼二字传入耳中,他的心中却不免动了些真怒。
    扬州、广州的事情自不需多说,这就是一场翻不过去的血仇,单只说长江以北还有大片国土沦于鞑子之手,朱慈烺与清廷就是不共戴天。
    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个货色竟能说出“谢礼”二字,若非朱慈烺并没有霸王之能,当于此时便纵马而出攮他几个对穿。
    “你们少说也有十多个亲王、贝勒死在朕手里,朕且不问这谢礼从何说起,便是真的送来,你有胆子收吗?”
    对于那罗洛浑的图谋,朱慈烺却还没有头绪,只是他在言辞上也是个不饶人的,仅只这一句便让对方面色变了数变。
    说一千,道一万,不论两军实力对比到底如何,先前的几场仗朱慈烺不但赢了,而且还是不折不扣的大胜。
    更何况死在江南、赣州的各旗都有,他罗洛浑又怎可能置若罔闻。
    “陛下能力挽狂澜,果然非比寻常。”
    说到这里,那罗洛浑便顿了一下,待见朱慈烺的面色从始至终都无太大变化之后却也只能绝了在言辞上找场面的心思。
    “不过今日本王约陛下至此也非为争嘴上的高低,实有一事却得请陛下明鉴。”
    随着罗洛浑的话音传来,朱慈烺的面上仍还是波澜不惊,但心里却不由思量了起来,只是这没头没尾的总也难有思绪,不过片刻功夫他便收敛了心思,静静等着对方接下来的话语。
    “我朝内里派系繁杂,若陛下一意追击,却难免为多尔衮、代善做了嫁衣啊。”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