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午时暗流忽现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午时,帝陵,别馆。
    一夜惊扰,刘谌正横卧小憩,忽闻门外来报,杜阳孤身来拜,被县尉龚迟阻于帝陵之外。
    刘谌便唤安平王亲自率人将杜阳带来。
    片刻,杜阳便被带至房中。
    “小人杜阳,拜见大王。”
    “杜军侯免礼。”
    “小人已被革了军侯之位,逐出了成都,现在乃一介布衣。”
    刘谌点了点头,有自己作证,张绍上奏,杜阳保住性命断无问题。
    至于革职,都是闲事。
    毕竟不为朝廷做事,才能为他做事。
    算一算,杜阳现在只有投靠他,别无选择。
    “起来吧,家小可有安排妥当?”
    刘谌伸手,将杜阳从地上扶起。
    杜阳心中感佩,眼眶发红道:“已暂时安置在锦官城中。”
    “坐下说。”
    “谢大王。”
    刘谌其实一开始就可以让杜阳免罪,只不过世上没有比雪中送炭更让人终身难忘的人情了。
    杜阳轻轻落座,身上的伤口稍一牵动,便疼的直咬牙关。
    “大王搭救之恩,小人无以为报,从今后,愿为王驱使,不论死生。”
    “孤杀了杜祯,你不恨?”
    杜阳一笑,摇头说道:“我不过是杜氏的一根野草罢了,生于桃柳之下,不在门楣之内,岂敢与杜别驾谈宗论祖。”
    “原来如此。”
    刘谌这才明白,杜阳只是杜氏门阀之外的没落旁支,与杜祯的关系并不大。
    但毕竟也是姓杜,所以那羽林左部督才会选中他当夜率兵前来。
    这时,刘谌便顺口问道:“这左部督乃是何人?”
    “费立,字建熙,尚书郎兼羽林左部督,南安费诗费公举之子。”
    “费诗之子?”
    “正是。”
    刘谌心中了然,费诗曾任督军从事、谏议大夫。
    曾经规劝过关羽,还反对过先主称帝。其人率意而言,一直不得重用。
    “费立其人如何?”
    “义理谦虚精深,性格玄静沉嘿,腹有大才。”
    “师从谯周?”
    “其左部督之职,乃谯大夫举荐,或有师徒之谊。”
    听杜阳这么说,刘谌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随后闲谈一阵,便命杜阳先居锦官城中养好伤势,再来从事。
    不久,帝庙之中,响起了午时的钟声。
    崔王妃送来了饭食,刘谌刚刚吃完,安平王刘辑便风风火火推门而入。
    “王兄,不好了,朝中传来消息,半个时辰前,杜氏百人跪于宫城之下,为杜祯哭丧,请陛下法办大王,他们还齐声高呼......”
    安平王声音忽低,面色难堪,欲说还休。
    刘谌不禁轻笑,这杜氏之人是铁了心给谯周做门下走狗了。
    “他们高呼什么?”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安平王话未说完,刘谌便登时拍案而起,桌上的饭碗都被打翻。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这是诸葛丞相《出师表》中的内容。
    现在被拿来对付自己,刘谌勃然大怒,昨夜在朝堂之上,他曾吟诵出师表羞辱满朝狐鼠。
    没想到今天就被以同样的招数还击。
    谯党,也配吟诵《出师表》?
    同为奉命于危难之间的社稷重臣,丞相赤手补天,谯周喜写降笺,高下立判。
    沉思片刻,刘谌却是自顾自笑了起来。
    定是自己帝陵遇刺的消息传了出去,令杜氏的人坐不住了。
    昼夜之间,自己两度遇刺,以常理度之,定会以为是杜氏所为。
    杜氏也怕皇帝怒火,口诛笔伐,家族绝不能背上污名,毕竟投降之后,他们还要仕魏。
    “无妨,静观其变就好。”刘谌对安平王说道。
    局势混乱,眼下以不变应万变,后发制人方为上策。
    ......
    成都,龙堤池南岸,咸阳门内。
    乌泱泱一片人头,皆是杜氏族人,披麻戴孝,面跪皇宫。
    在龙堤池北岸,执金吾卫队同羽林军三百共同戒备。
    咸阳门的城楼之上,两名官员负手而立,望着下方的人群面色凝重。
    “长元,昨夜文豹前去拜见五殿下,却被拒之门外,你以为殿下这是何意?”
    大尚书卫继在杜氏族人的嘈杂声中向尚书令樊建问道。
    樊建眼光稍亮,轻舒一口气答道:“我料五殿下早有谋划,昨夜王府大火,来的太巧了。”
    卫继扭头,目光中闪现一丝希望之情。
    英雄所见略同,他和樊建的想法一致。
    正说话间,有尚书台佐吏急奔城楼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