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郭得刚还要过来看小孙女!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所以最近拿着手机,很婉转地和父母商量。
    不再是过去的愣头青,一点不说地跟人跑,害得所有人担心。
    说出来,当父母的黑着脸不愿意。
    就算以后德芸社彻底倒闭了,他都不能离开。
    没别的,当初是郭老师救了他们,教孩子不少本事,再让他到今天这局面,所以得知道感恩。
    怎么都不能离开。
    这个回答让烧饼没脸再说一句话,是啊,怎么样都不能离开德芸社,哪怕未来郭汾杨把德芸社干倒闭都不能离开,因为他们云字科的几乎没有哪一个不感谢师父。
    岳哥、栾哥、陶阳、三哥都是如此,哪怕张芸雷同样,没有师父便没有今天。
    只能打消这个念头。
    但咬咬牙,定下了一定心思,那就是等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硬着头皮都要走。
    尤其师父如果打算退休,百分百离开。
    德芸社就靠师父支撑,没师父必定完。
    哪怕郭汾杨以后来了运气有出息,但能比得了他们的少班主?
    演戏方面先不说,就随便一首歌,他都比不了,源源不断的人气和收入。
    版权费有时候都能吃一辈子。
    所以先等着看两边社团具体怎么发展,他再考虑。
    而发展,汇林社这一次巡演成功便打响了名头。
    只因为德芸社的成功从来没人超越,尤其海外巡演上,如今有了自然各种关注度来临。
    在结束的那一刻,便已经有不少主办方来找过他们,商量来年的海外演出。
    只因为效果好,场场爆满,已经不弱于德芸社,甚至还要强于德芸社。
    毕竟德芸社没于迁了,汇林社却有于迁,时不时一露面,更多人买账。
    弄得郭启林都有心弄海外分社,这样到时候海外业务才好分配,有人交涉,但那不可能,现在他的人员在国内都安排不过来。
    抽什么人去那边忙活。
    但要什么来什么,回国的时候,郭启林接到不少过来投奔的演员。
    不光天精,其他城市的也有,并且随身带着老前辈的介绍信,介绍过来说相声。
    甚至还有的专门坐车过来和于迁以及他聊天,为让自己的后辈过来锻炼,说是锻炼,其实也是加入。
    一时间,汇林社在燕京宾客爆棚。
    隔三岔五便来人。
    这种事情不可能不曝光出来,一曝光仿佛当年刚刚崛起的德芸社。
    按理来说老先生不傻,怎么让徒弟去汇林社,去德芸社那里才对,那里算是老牌的社团,热度大。
    架不住徒弟身为年轻人更多知道消息,德芸社于迁都退休,显然不怎么样了,汇林社才拥有着无限未来。
    外加有些和德芸社的确不对付。
    于是在经过一系列的见面和加入后,汇林社的人员来到了七十三人。
    “没想到一个海外演出竟然影响这么大,短短时间就增加了这么多位能耐不错的演员。”
    郭启林坐在师父家聊天,他们才刚从海外回来没有几天,结果忙得不行。
    于迁明白为什么,当年经历过,现在无非在复制,“都是见到潜力才过来的,还有就是德芸社闹的风波不小,口碑远不如以前,现在看来海外分社,咱们都不是不可能,等多捧起来几个,便能开始交接更多业务。”
    “海外分社?算了吧。”
    郭启林没敢想,只因为看似人越来越多,却要一点点摸清楚他们的性格好坏。
    得培养出一批可靠的人出来才行。
    要不可靠,就像高老师那一位徒弟,直接背刺可就有点闹笑话。
    而怎么培养信任可靠的演员,就是用师徒的办法。
    不管其他人再怎么走,云字科算是没一位,因为按程度来说云字科才是他郭得刚的徒弟。
    鹤字科哪怕来得最早的几位,他们也基本是靠着漕运京来教课。
    甚至烧饼都是漕运京带的。
    但他们这帮年轻演员没那么可能,要收徒弟,说不过去。
    所以像这种信任可靠的人,根本没办法再找出来,除非德芸社还有人过来,那肯定百分百信任,因为都是看着自己长大的师兄弟。
    “师父,最近几天我要忙了,要彻底开始宣传电影。题材老了些,但我还是想多卖出一些票。”
    不想这些,郭启林改变话题道。
    于迁点点头,同样为这件事情上心,“要不然我把我的朋友都叫着宣传一下?”
    “用不着。”
    郭启林了解这都是需要人情的事情,师父过去说,娱乐圈估计一大半都得答应帮忙宣传,可太浪费了。
    自己这一部电影,拍摄的时候觉得很好,剧本的人物都是活的。
    但拍摄这么久冷静下来,才发现要靠它卖票房三十五亿。
    想瞎了心。
    要场面没场面,要噱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