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新鲜出炉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杨振不知道自己又被何蕊给惦记上了。
    但就算知道了,也不怎么会在意,早就已经习惯了嘛!
    而且女孩子的心思,他实在也懒得去猜。
    但是,陈亚军从浦江打过来的电话,却立马就让他生出了些许的小兴奋。
    因为一如他所料,几款芯片都一次性顺利流片成功了。
    这肯定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儿。
    电话里,陈亚军对于接下来的一系列验证测试,可谓是信心十足。
    杨振则不忘叮嘱,“那就尽快把这些芯片,完成下一步的封装吧,然后,赶紧回来做系统测试、搞适配。”
    这又是一个堪称复杂的工程。
    一款智能手机怎么样才能算得上好?
    iPhone的软硬件一体化设计,已经给出了最好的证明。
    它的运行内存和存储内存向来低配,但相较于安卓阵营的那些手机,其流畅度和体验感,几乎就像是两个层面上的产品。
    而且用的时间越长,这种差距对比就会越发的明显。
    为什么?
    答案其实很简单。
    iPhone后台不会出现太多的冗余垃圾是一方面。
    但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它软硬件一体化的整合能力,为它的软硬件适配,提供了不必要的兼容性问题。
    所以,智能手机和功能机是不一样的。
    功能机除了正常的通信功能之外,其它诸如多媒体和上网功能,其实相对来说要简单的多。
    所以只要各种零件搭配在一起,但凡把机型设计的漂亮炫酷一点儿,就能赢得市场和客户的青睐。
    但是智能手机就不一样了。
    它在技术上的要求,也要高得多。
    就像电脑一样,不管你承认与否,组装机和品牌机,都是存在一定差别的。
    就算同样是攒电脑,还必须懂得怎么去找最合适的零部件呢。
    所以,软硬件一体化的设计,天然就有整体团队配合上的默契度,自然就能把各种优势给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而这一点,却是安卓阵营的手机很难比拟的……
    但昆仑研究院这次研发的手机,在杨振的主导下,已经远远超出了另一个时空的iPhone初代,甚至可以说,几乎是全方位在各项性能上的碾压。
    其技术成熟度,也不是如今的苹果所能想象的。
    但杨振还是想尽可能的做到精益求精,做到尽善尽美,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玩一把开门红。
    第一炮不但要轰响,而且还得搞出大动静……
    一周多的时间过去。
    陈亚军终于风尘仆仆赶了回来,自然的,也带回了一小批封装好的芯片。
    先把SoC芯片焊接在早就准备好的电路板上,接上各种外围设备,继续做进一步的系统测试。
    之前的仿真验证,覆盖范围通常只是芯片的一部分。
    其它诸如外围设备,以及通信接口电路等,基本都是用模型来代替的。
    所以,它无法代表所有的实际情况,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而且要知道,仿真的速度,往往大概也就是实际芯片运行速度的十万分之一。
    由此可见,仿真虽然不可或缺,但其相应存在的缺陷,也是相当大的。
    所以,真正到了系统级测试这一环,很多仿真中所没有发现的问题,就很可能会真正暴露出来了。
    而修改一次,很大可能就代表着要重新生产一次电路板。
    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如果出现太多的Bug,可能在这方面的花费,就差不多快赶上一次流片的费用了。
    好在杨振在这些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
    这是其他任何人都做不到的。
    而且,他在电路板设计和芯片上接口电路的设计,采用的几乎都是记忆里的成熟方案,又有大脑模拟优化的加成,可以说,已经从根源上避免了高速信号的问题。
    而芯片内部,也基本不需要再靠通过寄存器,去寻找那些节点上波形的Bug。
    单只是这个,就为大家省去了太多的繁杂工作……
    而这一個初步测试,却还是花了几天的时间。
    最终的事实也再一次证明,他们,拿出了一款可以堪称优秀的产品……
    于是很快,几十块定制的电路板,就被送了过来。
    其它的零部件和各种模组,自然也很快全部到位。
    除了LCD屏暂时还属于实验室产品,其它大多数零部件,都是供应商提供的样品,很多甚至都算是定制的。
    然后几十部手机,没用半天时间,就被成功的组装了起来。
    115×58×9·5的机身尺寸规格,4英寸的LCD屏,配以高贵大气的玻璃材质前脸。
    正面上部是条状扬声器和前置摄像头,以及隐藏的光线和距离传感器,底部,则是一枚仅有的物理圆形按键。
    明亮的不锈钢材质边框,圆角直边设计。
    看上去美轮美奂。
    后壳,则是三段式的机身设计。
    后壳偏上方,一个葫芦形状的古风印章,以隶书撰写了“天行健”三个汉字,飘逸中带着几分雍容,秀丽中带着几分隽永。
    一看就是大家手笔。
    铝合金的材质,采用了阳极氧化技术,可谓是尽显华贵典雅。
    这是欧姆龙的产品。
    不管是材质还是工艺技术,确实没得说,一分钱一分货嘛。
    整体看上去,简约的设计风格,高贵且泛着质感的气息,无疑把工业设计之美,给推到了又一个新的维度上。
    也是直到这一刻。
    丁蓉和许家荣等几人才意识到,当初在杨振电脑上,所看到的那个动画展示,相比于眼前的实物,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可比性。
    毫不夸张地说,看到这样一款俨然艺术品一般的产品,他们下意识甚至都会觉得,但凡伸手去摸一下,都仿佛是一种亵渎。
    但杨振才不管那一套。
    随手拿起一部,轻触电源键,屏幕瞬间亮起,上方显示出时间,以及年月日。
    用手指轻轻滑动解锁,丝滑般切入主页。
    早已经预装好的App图标,规整的排列在页面上。
    浏览器、日历、照片、相机、邮件、时钟、天气、备忘录、设置、文件、应用市场、实用工具……应有尽有。
    下方一排,则是电话、短信和通讯录。
    独具一格的UI风格界面,配合高分辨的真彩屏,极富美感。
    继续翻页,流畅自然。
    再返回主页,点开相机,侧着身子给丁蓉拍了张照片,点击保存。
    按返回键,打开相册,点击照片。
    丁蓉那张稍显错愕的脸,就出现在了屏幕上。
    杨振用两根手指在照片上,轻轻做了拉伸的动作,照片立马随着他的动作,开始放大或者缩小,动态感同样丝滑无比,丝毫看不出来拖影的现象。
    “哦噢!”
    “我去!”
    “……”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