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举国之力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猛地站起身,将整卷奏折投入火盆。
    边陲小城的茶馆里,说书人讲到“英雄斩妖除魔”,台下有个老樵夫忽然大喝一声:“放屁!那妖怪不过是不肯纳粮的百姓!”满堂哗然,继而沉默,最终有人轻轻鼓掌。
    这一切,并非巧合。
    沈昭的书写,已超越纸墨,成为一场精神的共振。每一个读到这些文字的人,无论是否亲见原稿,都会在某一刻“听见”它,如同当年听见那句“你,真的愿意醒来吗?”
    七日后,沈昭合上最后一册手稿,轻轻吹去灯芯上的灰烬。
    全书共三卷,十万言,无名。
    他将其装入木匣,系上红绳,交予村中一名少年:“送去明心书院,交给‘心学会’执事,告诉他们??这是新的《心灯录》。”
    少年问:“要不要写个名字?”
    沈昭摇头。
    他知道,真正的思想从不需要署名。就像阳光普照大地,不会说“这是我发的光”。
    数日后,木匣抵达书院。执事打开一看,只见首页空白,唯有三个小字浮现在纸面中央,似由光构成:
    **“我们醒。”**
    当夜,三百六十名会员齐聚问道台,轮流诵读此书。每念一句,台下听众便齐声回应:“我们醒。”
    声浪滚滚,直冲云霄。星月为之动摇,北斗第七星再度明亮。
    就在此时,一道青影悄然出现在观礼人群之后。
    那人青衫依旧,腰间无剑,面容如昔。他静静听着那一声声“我们醒”,唇角微动,终是低声道:
    “好。”
    没有人注意到他,也没有人需要注意到他。
    因为他早已不在“出现”与“消失”之间徘徊。他是风,是光,是记忆的回响,是千万人共同意志凝聚而成的象征。
    谢玄衣,或者说,那个曾被称为谢玄衣的存在,已融入这场觉醒的洪流之中。
    而在遥远的北方雪原,极北孤峰之上,那一片年年盛开的桃林,今夜格外绚烂。雪花落在花瓣上,不化,反而化作晶莹的露珠,折射出七彩光芒。
    无名亭中,那把“余烬”剑忽然腾空而起,悬于半空,锈迹尽褪,锋芒毕露。琴箫合鸣之声骤然高涨,竟引动天地元气汇聚成旋涡,直贯苍穹。
    一道白衣身影自雪中缓步而来。
    女子素衣如雪,发间玉簪晶莹,正是姜妙音。
    她走到亭前,伸手轻抚剑身,柔声道:“等了这么多年,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剑身微微震颤,似有回应。
    她仰头望天,轻叹:“玄衣,你说得对。剑不在山巅,不在血脉,不在秘典……但它也不能永远只靠人心传递。”
    她取出一枚铜铃,正是当年东海岛上那枚,如今已与她的神魂相连。
    摇铃。
    一声清越,穿透时空。
    刹那间,九州各地,凡是曾参与“醒祭”、读过《醒书》、听过街头讲者言语之人,皆觉心头一热,眼前闪过一片桃林。
    林中有两人并肩而立,背对众生。
    然后,同一个问题,再次响起:
    **“你,真的愿意醒来吗?”**
    这一次,回答不再是零星的个体。
    而是千万人齐声呐喊:
    **“我愿意!”**
    声音汇聚成潮,撼动九天十地。
    宇宙深处,那条由记忆编织而成的光河猛然暴涨,奔涌向前,撞入虚无之境。在那里,时间之外,因果尽头,一道裂缝缓缓开启。
    裂缝之后,是一片尚未命名的世界。
    那里没有神明高坐,没有等级森严,没有谎言构筑的殿堂。只有无数双手彼此相握,站在星空之下,建设属于人类自己的文明。
    沈昭站在老槐树下,望着天空。
    他知道,那不是终点。
    那是一扇门的开启。
    他转身走进屋内,点燃一盏油灯。
    灯芯跳跃,映照墙上一幅新画:无数人围坐一圈,中间站着一个哑童,正用手势讲述某个故事。所有人脸上都有泪,也有笑。
    他在画旁题字:
    **“语言可以被禁锢,但思想永远自由。
    我们不是等待拯救的羔羊,
    我们是点燃彼此的火种。
    从此以后,不再有唯一的真理,
    只有不断追问的旅程。
    而每一次提问,
    都是剑鸣。”**
    翌日清晨,春分。
    东海礁石上,新一代渔童爬上崖顶,郑重摇响铜铃。
    铃声响起的瞬间,海面波涛翻涌,浪花组成七个大字,转瞬即逝:
    **“姜妙音,归来。”**
    与此同时,南疆密林中,一座新建的心灯祠堂内,长老点燃第九十九支蜡烛。火光摇曳中,所有信徒齐声低诵《醒书》第一章。忽然,墙上浮现出一行新字,笔迹稚嫩,却坚定无比:
    **“我也想做个不怕说错话的人。”**
    北方雪原,一名小女孩独自来到无名亭,放下一封信,还有一朵晒干的桃花。
    信上写道:
    **“爹爹,我知道你当年杀人是为了活命。我不怪你。但我以后,想做一个不用杀人的英雄。”**
    她走出亭子,回头看了最后一眼。
    风穿过琴箫,发出悠长的合鸣。
    她笑了。
    而在中原腹地,那个曾经跪拜紫帝庙的村庄,如今已改建为平民学堂。教室墙上挂着一幅巨画,画中是沈昭七岁那年写下“醒来吧”的情景。孩子们每天上课前都要齐声念一遍那三个字。
    今天,老师问:“谁来说说,什么叫‘醒来’?”
    一个小女孩站起来,大声说:“醒来就是??敢哭,敢笑,敢说我不想这样活!”
    全班鼓掌。
    窗外,阳光洒落,照在焦土中的剑痕上,竟隐隐泛出青光。
    仿佛在回应。
    仿佛在等待。
    某一日,当又一个无法发声的孩子抬起手,在空中划出第一个字的时候,那声音,必将再次响起。
    温柔,坚定,穿越轮回:
    **“你,真的愿意醒来吗?”**
    而这一次,答案早已写在风里,写在泪中,写在每一个平凡人挺直脊梁的瞬间。
    剑道不在绝巅,不在古籍,不在血脉传承。
    它就在这一声声追问里,在一次次选择直面真实的勇气中。
    余烬不灭,因其从未依赖火焰。
    它本身就是火种。
    只要还有人问“我该如何活着”,还有人敢于回答,
    那么??
    剑,就还在。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