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是钓鱼。
可如今李渊已经伏诛,安齐王高熲和废太子杨勇,亦是相继自刎和被斩首。
按理说,杨广不应该再担心洛阳城有变故才对。
可他仍然这么做了。
所谓防患于未然便是如此。
宇文成都眸光一闪,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默默陪着杨广在这秘阁之中走了一会儿。
“陛下,十二卫出城剿匪练兵,沿途定会经各地州府,是否让三省六部通知一下?”宇文成都问道。
此时,他身着一身常服锦袍,不再披挂着盔甲,倒像是一名文臣了。
“朕会让通政司传达一下,旨意只到各州府,至于下面的郡县,就让州府通知吧。”杨广道。
大隋疆域极为广袤,比之他所知的更加庞大。
举个例子,从洛阳城到郑州府,就有万里之遥。
那是无数人想都无法想象的一个距离。
交通和通讯的限制,令许多普通人甚至以为一州之地,就已经是天下了。
哪怕是这一方世界存在仙神,有道法神通伟力,但很多人穷尽一生,也未能走出那座城或是那座大山。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隋仍然对天下各地有着至少看起来相当程度的掌控,已然是不可思议了。
最开始的时候,杨广还不能理解,后来知悉这一方世界存在仙神,他就渐渐反应过来了。
这大概是道法显圣的作用。
其中,通政司在通讯方面的显现,最为让人瞩目。
通政司的奏事人员,来往各地,脚力颇为不凡,修有御风的法术,日行五千里,轻而易举。
因此,大隋也凭着通政司的手段,牢牢掌控住了各地州府。
但这种掌控随着李渊、高熲和杨谅等人掀起的动乱,已经渐渐开始有些削弱了。
杨广有种预感,在下一次大朝会到来之际,或许各地就会有某种惊人的变故发生。
“嗯?”
杨广漫步在秘阁之中,忽然余光一瞥,看见一本典籍放置在了‘奇闻轶事’的经楼。
他心中忍不住一动,上前拿起了这本典籍,皱了下眉。
“陛下,这本古籍有何异常?”宇文成都见状,忍不住问道。
“这是你父亲搜罗来的古籍,朕在送进来之前,翻阅过一次。”杨广轻声道。
随后,他翻开了典籍,忍不住凝目扫去,眉头越皱越紧。
倒不是他发现了这古籍有什么问题,恰恰相反,他是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可这不对啊……杨广可是记得清清楚楚,这本古籍在放入秘阁之前,他是看过的。
这古籍里应该蕴着一本修炼功法或是一门法术!
最重要是,杨广并非是通过运朝录发现的,而是用肉眼看到的!
可现在,这古籍上萦绕的道蕴似乎消失了!
“奇怪……”
杨广眸光一闪,沟通运朝录,分析眼前的古籍。
下一刻——
【气运点-100】
【‘二十四节气之惊蛰’已解锁!】
嗯?
杨广怔了下,这是法术还是功法?
他带着好奇查看运朝录中浮现出的面板。
【二十四节气之惊蛰:上古时期,人族身披兽衣,于大荒之中争一线生机,有华胥履迹雷泽,降生伏羲,时过境迁,天皇伏羲定节气,总观人间四季更迭,命大庭氏为节气官,参雷泽之相,惊蛰之景,创此宝术,以观节气更迭,震慑山林野兽,魑魅魍魉,谓之惊蛰,可生天眼,称为雷相】
“雷相天眼……”
杨广心中喃喃自语,手捧着这本被运朝录解析出来的古籍,翻阅了起来。
这古籍并非是用普通的纸张镌写,似乎是某种兽皮,摸起来很有质感。
杨广翻开古籍,满篇的字迹,记载的是二十四节气的由来,以及惊蛰出现的时间。
“嗯?”
杨广眸光一闪,若有所思,忽然反应过来。
他刚刚之所以没有觉察到这古籍的异常……或许就是因为惊蛰出现的时间过去了!
惊蛰,一般出现之后,只会存在短短的一刻钟。
一刻钟之后,惊蛰异象消散,这本古籍也就没了任何玄妙之处。
不过,在十五天之后,惊蛰又会再现,之后存在一刻钟,再次消散,如此往复。
“难怪常说真法不能轻传……这是看缘分的啊!”杨广深吸口气。
若不是他觉察到了一丝异样,并且又有运朝录,只怕都看不穿这惊蛰异象的存在。
“不过,雷相天眼?”
杨广微微眯起眼睛,脑海里思绪涌动,目光一转,望向了跟在身后的宇文成都。
事实上,有件事杨广从未跟任何人提起过。
那就是他为什么让宇文成都到秘阁做一个书吏。
这自然不是因为他想锤炼宇文成都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