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秦昊拜父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而在洛阳的刘御从天机阁的情报中收到两人的事情也是倍感欣慰。
    他清楚边疆的安宁对于整个大汉王朝的稳定至关重要,而秦昊与秦政在各自领域的杰出表现,无疑为朝廷树立了典范。
    刘御作为皇族的代表,一直以来都密切关注着边疆的局势。
    他知道边疆的每一次动荡,都会牵动整个国家的神经,影响百姓的生活。
    因此,当看到秦昊在雁北郡坚守防线,成功抵御匈奴入侵,又得知秦政在辽东、辽西巧妙化解危机,实现和平协议时,他的心中充满了对这两位年轻将领的敬佩与感激。
    而这样的胜利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政治智慧、外交手腕与民心所向的综合体现。
    秦昊与秦政所展现出的领导力与决断力,让刘御看到了大汉未来栋梁的影子。
    为了表彰两人的卓越贡献,刘御亲自向灵帝上书,请求对秦昊与秦政进行更为隆重的嘉奖,并提议将他们的事迹传遍全国,以激励更多的将士与百姓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灵帝在接到刘御的上书后,深感赞同。
    因为国家的强盛离不开英雄人物的引领与激励。
    于是,他下旨,在全国范围内对秦昊与秦政进行表彰,并赐予他们丰厚的赏赐与荣誉。
    同时,灵帝还下令,将两人的事迹编纂成册,作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到英雄人物的伟大事迹,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与奋斗精神。
    而灵帝的圣旨下达后,刘御心里暗暗冷笑。
    “秦昊、秦政,这下子看你们如何复兴你们心中的大秦帝国。”
    他心中所想,实则是对二人未来可能引发的权力争斗的微妙布局。
    刘御知道,在大汉这片土地上,任何关于复国的言论或行动,都将是禁忌中的禁忌,足以让任何家族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但他也明白,像秦昊与秦政这样的人才,若不能为己所用,便是潜在的威胁。
    “让他们在荣耀中迷失,或许是我能给予的最大‘恩赐’。”刘御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寒芒。
    随着灵帝旨意的传遍全国,秦昊与秦政的名字再次迅速成为了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
    人们不仅歌颂他们在边疆的英勇事迹,更对他们的智慧与胆识赞不绝口。
    一时间,二人仿佛成为了大汉的新星,照亮了无数年轻将士与士子的前行之路。
    然而,在这荣耀的背后,秦昊与秦政却并未有丝毫的懈怠。
    秦昊和秦政知道此事由刘御在背后推动,心中虽感复杂,却也更加坚定了他们的信念。
    他们清楚,这份荣耀不仅仅是个人荣誉的象征,更是他们肩上责任的加重。
    秦昊在雁北郡的军营中,望着远方苍茫的草原,心中默念:“大秦虽逝,但秦人之魂不灭。
    我们今日所做的一切,不仅是为了大汉百姓的安宁,更是为了未来有一天,能让我大秦帝国重新驻立在这片土地上。”
    秦政在辽东的府邸内,则是埋头于案牍之间,仔细研究着各国的动向与策略。
    他明白,真正的和平不仅仅是通过武力得来的,更需要智慧与外交手段来维护。
    他心中暗自思量:“刘御的意图我并非不知,但只要我们行事光明磊落,无愧于心,便无需惧怕任何阴谋。”
    但两人因秦温遇刺身亡之事,心里产生隔阂,这让刘御找到了可乘之机。
    如果秦昊与秦政之间出现裂痕,便是他进一步分化、控制二人的绝佳机会。
    于是,刘御开始秘密布局,一方面在朝中散布关于秦昊独揽军功、不顾兄弟情谊的谣言。
    另一方面则暗中接触秦政,以家族荣耀、国家大义为由,试图拉拢秦政,让他对秦昊产生更多的猜忌。
    秦昊在边疆,虽远离朝堂的尔虞我诈,但消息并非完全闭塞。
    他很快便察觉到了朝中的风向变化,以及秦政态度的微妙转变。
    这让他既痛心又无奈,他知道,这一切都是刘御的阴谋,但他却无法离开雁北郡,当面与秦政解释清楚。
    而秦政,在接到刘御的“善意”提醒后,内心也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
    他既不愿相信秦昊会做出背叛家族、兄弟之事,但朝中的流言蜚语又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这段关系。
    他开始频繁地给秦昊写信,询问边疆的情况,同时也试图从字里行间寻找秦昊的真实想法。
    然而,书信往来终究无法完全消除误会与隔阂。
    随着时间的推移,秦昊与秦政之间的裂痕非但没有愈合,反而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几乎要兵戎相见的地步。
    见此,秦昊只有单独召见范增来寻找破解之法。
    范增闻召,匆匆赶至秦昊的府中,面容凝重。
    他明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