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刘项两族的秘密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延续,更是对先祖遗志的忠诚践行。
    于是,在庙宇的一间静室内,项燕铺开宣纸,提笔蘸墨,心中思绪万千,笔下却行云流水。
    他首先写给项羽的信中,详细叙述了刘御的英明与志向,以及当前天下的局势,鼓励项羽放下个人恩怨,以大局为重,共同辅佐刘御平定天下,恢复汉室荣光。
    字里行间,既有长辈的殷切期望,也有对项羽能力的充分信任。
    接着,他又给项扬写了一封信,内容大致相同,但更加侧重于对项扬年轻有为的肯定与鼓励,希望他能够把握这次机会,不仅为家族争光,更为天下苍生贡献自己的力量。
    两封信写完后,项燕仔细审阅,确认无误后,交给刘御。
    刘御收好书信后,便向两人告辞而去,走出庙宇门口后,便带着随从纵马返回虎牢关。
    回到虎牢关,刘御即刻命人快马加鞭,将项燕的亲笔信送往项羽与项扬所在的军营。
    如果有这两位年轻将领的加入,将如虎添翼,对于实现他心中的宏图大业至关重要。
    数日之后,项羽与项扬相继收到了来自祖父项燕的家书。
    读罢信中的字字句句,两人皆是感慨万千。
    项羽,这位昔日的西楚霸王后裔,心中既有对先祖荣耀的追忆,也有对当前局势的清晰认知。
    他放下手中沉重的天龙破城戟,凝视着远方,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坚定与决心。
    项扬则是心里放不下与刘氏的深仇大恨,再加上王莽在旁边撺掇,加之张角平时对项扬也挺器重。
    虽然张角已经被刘御生擒,但张帝和朱元璋在各地发展。
    使得项扬在接到信后,内心陷入了深深的挣扎。
    他既想遵从祖父的意愿,为家族、为天下出一份力,但又无法轻易放下对刘氏的深仇大恨,以及王莽和张角对他的影响。
    然而,在夜深人静之时,项扬独自坐在营帐内,手中紧握着祖父的信件,反复思量。
    他回想起祖父的教诲,回忆起家族历代先贤的英勇与牺牲,心中渐渐有了明悟。
    再想起这四百多年刘氏对项氏后人的追杀,使得不少项氏英烈无辜丧命。
    最终,项扬做出了决定,还是违背项燕的命令,与刘御作对。
    因此他提笔给祖父项燕回了一封信,信中,项扬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复杂的情感与挣扎,他首先表达了对祖父项燕的尊敬与感激,感谢祖父的教诲与栽培。
    但紧接着,他话锋一转,坦诚地讲述了自己内心的矛盾与抉择。
    “祖父大人膝下敬禀,孙儿项扬接书后,日夜难安,心中五味杂陈。
    祖父之教诲,扬铭记于心,然世事纷扰,情仇交织,非一言可尽。
    昔年先祖项籍,英勇无双,为天下所敬仰,然亦难逃命运之轮,终至乌江自刎。
    扬身为项家之后,自当继承先祖遗志,以家族荣耀为己任。
    然刘氏与我项家,渊源颇深,恩怨难解。扬虽知大局为重,但心中之恨,难以释怀。
    再者,王莽奸诈,张角对扬有知遇之恩,虽其行事多诡谲,但难望共恩情。
    然张角虽己被刘御擒获,但其继承人尚在。
    然身处乱世,身不由己,扬亦知自身力量微薄,难以独善其身
    经深思熟虑,扬决定暂不与刘御合作。
    非扬不忠不孝,实乃心中之结,难以解开。
    扬愿在乱世之中,寻找自己的道路,既不负家族之名,亦不负自身之志。
    望祖父大人勿怪孙儿之决定,扬虽不能辅佐刘御,但必当以家族利益为重,保全项家血脉,传承先祖遗风。
    他日若有机缘,定当亲自向祖父大人请罪。”
    信毕,项扬长叹一声,将信交给信使,让其速速送回项燕手中。
    而另一边,项羽在接到祖父的信后,却是毫不犹豫地做出了决定。
    自己身为项家后裔,肩负着复兴家族、重振项氏声威的重任。
    同时,他也看到了刘御的英明与志向,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于是,项羽整顿兵马,亲率大军,踏上了前往虎牢关的路途。
    他要与刘御并肩作战,共同平定天下,恢复汉室荣光。
    当项羽的大军抵达虎牢关时,刘御亲自出关迎接。
    两位英雄人物,在关前相见,彼此间流露出的不仅是惺惺相惜之情,更有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坚定信念。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