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献策反闯(一)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九十七章、献策反闯(一)</br></br>崇祯十七年六月十三日,即公元1644年7月9日。清廷多铎与李自成密议,宋献策得知,苦谏,不果;呈辞,不允。策自卸甲于府,刘宗敏带兵困策。激战,策逃脱。遂投崇祯,反闯王。崇祯大帝言,得道者多助。天乃谴策助于孤。其后,闯王甚憾!</br></br>-------《崇祯大帝正传》节选</br></br>世事如棋,谁也没有想到当年义军最困难时便追随闯王,却在义军攻取京师后反了闯王。但是所有的历史学家皆是赞同宋献策所为,宋献策为了劝谏闯王不要与清廷合作而毅然反闯,其民族大义实在令人钦佩。</br></br>----------</br></br>京师皇宫在内,李自成无心欣赏面前的歌舞,只是一杯接一杯的喝酒。</br></br>郁闷!实在是郁闷!</br></br>原本以为凭借夺得京师之地,以自己义军之师,只要一出征兵令,天下便会云集响应,一如当初在陕西、河南等地召集义军的盛况。然而,事实却是相反,响应者寥寥无几。</br></br>此其一,其二便是攻打吴三桂。连续十多天的激战,竟然不得胜,反而伤亡惨重,十万人去四万。这吴三桂可恶!那刘宗敏更是可恶,竟然在不知觉间给吴三桂烧了粮营,烧了火器。五千人防守的粮营与火器竟然给人烧了,简直是废物!</br></br>还有一点,便是自己看不起的崇祯南下南京后,不但获得兵权而且获得众多百姓与士大夫的支持。此时的崇祯好像换了个人似的,好运连连,人品值更是大爆,原来战斗力不佳的明军竟然变得极为强悍,河南就快要给人打到开封了。</br></br>不行,这样的局面再持续下去,自己必定会与以前一般,像狗一样到处给人撵。可是,又有什么方法呢?军师李岩也给崇祯捉去了。嗯,得向国师问策。</br></br>打定主意,李自成便放下酒杯道:“马世友,你立刻请国师前来宫中议事。”马世友应声而去。</br></br>待得马世友离去后,李自成觉眼前的歌姬甚为无趣,便挥挥手道:“都散去吧。”背后仰望天空,此时艳阳高照,看得李自成眼花乱飞,似乎再也看不清前路。</br></br>此时,一名小太监战战兢兢的报道:“禀大王,刘将军在外求见。说是有重要事与大王商议。”</br></br>李自成沉吟了一下道:“宣。”</br></br>刘宗敏还是与以前般威武,眼角却是多了一丝担忧,当看到李自成时,那丝担忧便藏在最深处。刘宗敏大步向前高声:“微臣参见大王。”</br></br>李自成淡淡的道:“何事?”</br></br>刘宗敏依旧保持恭敬道:“回大王,臣对于前次疏忽以致大王不得取胜,臣甚为汗颜。也知大王心切消灭吴三桂。臣这些日子,时刻在想如何能帮得皇上。或许天公作美,竟然给臣思得一策。”</br></br>“哦?刘卿当真是忧心忧国。不知是何策?”李自成问道。</br></br>刘宗敏恭声道:“臣以为,吴三桂能坚守山海关,得益于其关之险要。若是有足够的人手,从两面同时进攻,吴三桂必定顾此失彼。必有错漏。我们大顺军便可趁虚而入。”</br></br>李自成瞄了一下刘宗敏,便是这位刘将军将京师搞得怨声载道,若不是看在其对自己的份上,早就砍了他。唉,怪便只怪自己当初并没有约束军队。“刘卿所言极是,却是不知如何同时两面进攻?难道要与清兵结盟不成?”</br></br>刘宗敏依旧恭声道:“大王英明,臣便是如此认为。”</br></br>李自成哼了一声道:“与异族谋事,无异于与虎谋皮。此事休提!”</br></br>刘宗敏用他不变的语调道:“兵不厌诈。只须让清兵狂攻山海关,吸引吴三桂的注意力,然后我们便趁虚而入,先得夺得山海关。再拒清兵于关外。”</br></br>呃!?李自成有些意动:“刘卿可有把握?”</br></br>刘宗敏拱手道:“七成。大王若是信任,便交此事与臣。臣必不负大王。”&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