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它是要假借有为的造作去创造出来的,它既然有生,它自然是会有变化,乃至于消灭。比方说,你看世间上只要是有造作的,什么东西不变坏,什么东西不消灭呢?比方你盖一个房子,这个房子本来没有,你把它创造出来了,你要去造作嘛。那么这个房子被你创造出来,表示什么?它总有一天,只要是假借因缘造作出来的,它也会随顺因缘的别离而破坏掉。</br>那怎么办呢?然终不闻烂坏虚空。何以故?空非可作,由是始终无坏灭故。那么只有一个东西是不会被破坏的,就是虚空啊!为什么呢?因为虚空不是有为的因缘创造出来的,所以它不会有所谓的变坏。</br>这段文是表示什么意思呢?</br>我们的心,有的是造作出来的,有些是你本来就有的。你看你缘一个佛像,那么佛的功德相是造作出来的啊,它是有为诸法,佛陀必须有因地六波罗蜜的功德,才有这个佛的相状出来啊。那么佛像也会因为因缘而消失掉。但是有一个东西,是你本来就有的,所以只要是经过造作,才有的心态,都不能当因地发心。你要找一个你本来就是这样子的,不是造作出来的心,你安住在那个地方,这时候不管因缘怎么变化,临命终的时候:诸根败坏、眷属舍离,你的信心永远不动摇,因为你那个心,是住在一个非常坚固不可破坏的一个基础。所以它这个地方发菩提心,它不是一般的发菩提心。是要产生一种坚定、不可破坏的菩提心。你的菩提心要坚固,你产生的力量才会坚固。</br>实际上,我们可以看看很多的例子:一路走来,我们看到很多在家居士,修行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能够保持最初发心的,没几个人。在这个菩提跑道上,继续往前跑的,你看有些人跑得很快,但是到最后跑道没有人,没这个人了,是生灭心嘛。</br>问题是:</br>一、什么是生灭的菩提心?</br>二、什么是不生灭的菩提心?</br>了解这两个,是很重要的!我们看附表:</br>当我们开始要付出行动,开始去返妄归真、去创造未来的时候,第一个你要有一个愿力、一个愿景,而这个当中,你的菩提心,首先你要知道你的菩提心的立足点,是生灭还是不生灭?我们看这当中有两段:</br>壹、二种差别:(菩提心有世俗菩提心跟胜义菩提心二种差别。)</br>一、世俗菩提心</br>他的思考模式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四种,刚好配苦、集、灭、道。依苦谛而产生─众生无边誓愿度;依集谛而产生─烦恼无尽誓愿断;依道谛而产生─法门无量誓愿学;依灭谛而产生─佛道无上誓愿成。</br>那么这四弘誓愿当中,其实菩萨是有两种:</br>(一)悲增上菩萨:他在缘境的时候,他缘的大部分是众生的相。众生的苦恼相而发心,这种人是悲增上菩萨。就是启动他修行的动力,来自于众生的苦,这种人是悲增上菩萨。</br>(二)智增上菩萨:有些人他的发心是缘佛的功德,他为什么愿意放弃他生命的享受,还要减少睡眠、减少饮食,他要减少他福报的受用而修学呢?因为他看到佛的功德。那么缘佛的功德而发心的,是偏重在智增上。</br>这两种菩萨有么不同呢?</br>悲增上菩萨的修学:你看他大部分的时间,都不是在佛堂。他是在人群,那个尘劳的世界,去跟人家助念啦、参加义工啦,这种人是悲增上的。他大部分的时间是跟众生打成一片的。当然这个也没什么好、坏,人生就是你的抉择。那么这种菩萨在成佛之道当中,先成就福报再成就圣道,他成就圣道的时间会比较晚。</br>那么智增上菩萨,他的生命当中的时间,大部分是在佛堂,或是去打佛七,或是去听经。因为他偏重在上求佛道。悲增上菩萨偏重在下化众生。所以我们讲上求下化,其实这个过程是有所偏重的,没有一个人,两方面都具足的,不太可能。</br>总而言之,菩萨是有两种,一个缘众生相而发心;一个缘佛道相而发心。就产生悲、智。智增上的菩萨,他会先成就圣道,再成就福报。总之,只要你缘众生相也好,缘佛道也好,只要你发起了菩提心,你就是一个菩萨,你就有菩萨的戒体了。</br>菩萨的戒体有两种相貌:</br>第一个、在《瑜伽师地论》上说:一个人受菩萨戒跟没有受菩萨戒,有什么差别?受了菩萨戒,他当然也会犯过失嘛!但是他是怎么样呢?虽作恶业,速疾能悔。所以一个人,如果你造了一个身口意的过失,你到晚上的时,诶!你自己会检查出来。哦!你这个菩萨戒体很强,这个防非止恶的力量,虽作恶业,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