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三章:火耗清欠·铁面皇帝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大清·康熙时期
    康熙的脸色好转些许。
    虽然前面的和通泊输得一塌糊涂,但最后好歹找回了场子。
    ……哪怕这场子找的跟雍正没什么关系……
    “不懂就不要指手画脚!”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点道理你都不懂吗?!”
    胤禛跪地叩首。
    “汗阿玛,儿臣万死。”
    康熙一甩袖子,没好气道:
    “朕要你死做甚?朕要你明白为人不要事事都想着成功!”
    “先虑败,再虑胜!”
    “你看看你这仗打的…”
    康熙指着天幕,想说什么却发现无话可说。
    最后只能点了两下,恨恨道:
    “打的一塌糊涂!”
    胤禛低着头,只是重复道“万罪”“万死”“阿玛息怒”“保重身体”等话语。
    康熙侧目看着他。
    “老四,咱们就事论事。”
    “兵事这块你是废了,不用想了。”
    “朕在看看你的内政如何。”
    顿了顿,康熙不太抱希望道:
    “内政若是说的过去,朕就让你去工部或者户部任职。”
    “若是内政也像兵事一般。”
    康熙用指点着殿内跪倒的胤禛。
    “那你就好好当一个富贵闲人好了。”
    胤禛自然不敢反驳,满口称是。
    康熙看着一脸承顺的四儿子,轻哼一声:
    “起来吧。”
    “谢汗阿玛。”
    ……
    【雍正的军事成绩十分拉胯,可以说若不是自己心里有点比数没有亲赴战场,不然就是大清的“明英宗”了】
    ……
    大明。
    “他娘的……”
    朱元璋把手里的面皮往砧板上一砸,叉腰骂了一声。
    他最气最可惜的一点就是不能亲手掐死那个王八蛋。
    “天幕有时候太干净利落也不好。”
    老朱嘟囔着:
    “出气都出不爽利。”
    马皇后白了他一眼,顺手拿擀面杖怼了他一下。
    朱元璋带着面粉的手揉着挨怼的肩膀,大大咧咧道:
    “没事,咱这都过了,天上那玩意儿现在管不到咱。”
    “俗话说得好,县官不如现管。
    “咱现在不归它管了!”
    马皇后眯着眼,咬着牙,抬起擀面杖作势要打的样子。
    老朱一把握住,笑嘻嘻道:
    “妹子,快做饭吧!咱饿了!”
    马皇后看着一脸理直气壮的朱元璋,气笑了。
    “行!撑死你!”
    朱元璋笑呵呵的摸着肚皮。
    “咱去叫标儿。”
    说完转身就走,刚走两步,又回头指着一小堆面饼道:
    “那些是咱做的,你可不能动啊。”
    马皇后看着那一堆什么奇形怪状都有但就是没有圆形的面饼,嫌弃道:
    “不动,但这些玩意你自己吃完。”
    朱元璋满意的拍着肚皮,一边走一边道:
    “那容易!”
    “还有老四呢!”
    ……
    【而之所以没能“御驾亲征”,说起来也是性格改变命运。】
    【与父亲康熙喜欢在大漠草原驰骋完全不同。】
    【雍正皇帝极其“宅”。】
    【当了皇帝后,除了去祭扫京郊的陵墓,他一直宅在北京哪儿也不去。】
    【他前四十多年韬光养晦,当了皇帝后天天批阅奏折,乐此不疲。】
    【勤奋,但又不是无效勤奋。】
    【可以这么说,雍正的军事有多么烂,他的内政就有多么强。】
    ……
    天幕上。
    拖着偌长的辫子,一身蓝色长袍的皇帝戴着一副眼镜。
    就着昏暗的烛火看着手里的折子。
    时不时还要放下批复两句。
    而御案上,大大小小的奏折不下百余本。
    ……
    【讲道理,雍正一登基所面临的国情其实并不好。】
    【康熙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十六岁除鳌拜,二十八岁平定三藩,收复台湾时也才三十岁,解决中俄争端时三十六岁,三次讨伐噶尔丹,最后将蒙古纳入版图时四十四岁。】
    【成就如此辉煌,清国转入赞歌的盛世。】
    【康熙觉得天下太平,即以不生事为贵,他亲口说:“兴一利,即生一弊。古人云多事不如少事,职此意也。”】
    【从此,康熙拉开了“治天下务以宽仁为尚”的帷幕。】
    【皇帝一放开,官员们自然乐意。】
    【但偏偏康熙转而身体衰弱,晚年受反复立太子之事煎熬,朝政的诸多弊端累积日久,国库亏空,官风不正。】
    【康熙晚年又因为讲究仁政,眼神不再犀利,刀剑也不再寒光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