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问题扎堆的出现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天幕上。
    小皇帝懵懂局促的坐在皇位上。
    周边一片漆黑。
    而在黑暗之中,有三处地方显露着微光。
    首先,是身白发苍苍的老妇人。
    老妇人看着身前的小皇帝。
    眼中透露着一丝无力的忧愁。
    ……
    【在朱祁镇登基之初,太皇太后张氏对王振等宦官势力已经有所警惕。】
    【王振虽然可以代替朱祁镇批红,但不能擅自更改票拟的内容。】
    【张太皇太后就每天派宦官查票,如果发现不一致,便责罚王振。】
    【公元1437年。张太皇太后召英国公张辅、内阁杨士奇、杨荣、杨溥,礼部尚书胡入偏殿。】
    【又命人宣王振,王振进来,便被张太后身边的侍卫擒住。】
    【张太后本想处死王振,朱祁镇跪下为王振求情,五大臣也跟着跪下。】
    【此事不了了之。】
    ……
    ……
    大明。
    马皇后擦了擦嘴角。
    她看见脸憋成猪肝色的朱元璋,笑出声来。
    朱元璋不满的横了她一眼。
    “你还笑!”
    “就天上那个没卵子的货,咱一看就是赵高那样的人!”
    “大明怕是要完了,你还有心思笑我!”
    马皇后慢条斯理的挽着袖口。
    “小皇帝还小,掌握不了权力。”
    “但同样的,那宦官掌握了权力也不会轻易放弃。”
    “等小皇帝长大了,你说会不会夺权?”
    朱元璋本还气愤着,听到这番话瞬间想到了晚唐的一件大事。
    甘露之变!
    “咱懂了!”
    老朱一拍桌子,大声道:
    “这小子夺权失败被废了,然后又联合大臣把位子夺了回来!”
    “所以才说他当了两次皇帝!”
    “怪不得庙号是英!”
    “原来如此!”
    朱元璋越说越觉得就是这么回事。
    唐朝的例子就在那摆着呢。
    就是还有个问题想不通。
    既然如此,那朱瞻基后世影响的评绩里怎么还被朱祁镇给扣分了呢?
    ……
    天幕上
    老妇人于身后看着小皇帝。
    在小皇帝的右侧则是三位垂垂老矣的大臣。
    他们手拿书卷,指着书本对小皇帝说着什么。
    左侧是面带微笑的宦官。
    他拉着小皇帝的衣袖,手里拿着鸠车。
    ……
    【当时,三杨和张辅等分任知经筵事、同知经筵事等职。】
    【他们不仅自己主持经筵日讲,而且选拔翰林院的官员,负责日常的经筵日讲授课。】
    【通过这种办法,内阁不仅将对皇帝的教育从宫廷的宦官那里夺了过来。】
    【而且阻断了六部与朱祁镇形成私人关系的机会。】
    【内阁开设经筵,王振则领着小皇帝登上将台,检阅京师各武官骑射。】
    【他逼着兵部上奏边务,甚至将无事可报的兵部尚书王骥下狱,过了几日又放了出来。】
    【朱祁镇终日生活于皇宫大内,言行起居遵循戒律清规。】
    【但孩子毕竟是孩子,自有寻常少年的心性。】
    【一边是内阁大臣的经筵说教,一边是内廷宦官的出游骑射。】
    【显然后者更有吸引力。】
    【朱祁镇对其也越来越信任。】
    ……
    炎汉桓帝时期
    “和帝铲除窦氏外戚时是孩子。”
    刘志对天幕里的话一半认同,一半不认同。
    “质帝言梁冀跋扈将军时也是孩子。”
    “朕忍气吞声时也是孩子。”
    “有志者,不以外因而动!”
    我后汉的孩皇帝可多了!
    但也因如此,他更能理解那宦官在皇帝心中的地位。
    ……
    大唐武宗时期
    李炎盯着天幕。
    脸上的愠色毫不掩饰。
    就这王振的行为,与仇士良一摸一样!
    引导皇帝贪玩游乐不务正事,不让他闲暇下来。
    不让皇帝闲时读书,不让和有学问的大臣会面。
    不让其才智就深远,让皇帝只沉溺于声色犬马。
    “惑其心志,诱其享乐,使其昏昏为用!”
    “好一个惑帝术!”
    “好一个读书人!”
    ……
    【而随着朱祁镇逐渐长大,王振作为他的亲信,影响力越来越大。】
    【在批红和传话的时候,慢慢渗透进自身利益,逐渐参与中枢决策。】
    【尽管张太后对王振存有戒心,经常敲打,还是难以改变宦官专权的现实。】
    【一些官僚也纷纷拜倒在其门下,以求仕途发达。】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