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
“太宗皇帝,您吃葡萄!”
杨玉环才懒得理什么军机不军机,什么挨揍不挨揍呢。
她捧着花篮从里面掏出一串葡萄。
李世民此时手里已经抱着一堆瓜果了,哪有手拿葡萄?
哎嘿!杨玉环计划通!
“哎呀~这都没地方拿了~”
“我来喂陛下吧~”
含羞带怯的杨玉环捻下一颗葡萄,偏着头、红着脸。
玉脂般的纤纤玉手摸向李世民。
李世民看着直奔自己胸膛而来的如柳玉指,嘴角抽动。
脚下退了一步。
无视对方幽怨的表情,冲着面无表情的李隆基道:
“那个,我不打扰……我还有事!我先走了!”
话音未落,人已无踪。
只留一地瓜果散落。
……
大唐·高宗时期
李治饶有趣味的看着军机处这个新生事物。
人员不固定,人数不固定,地点也可以随时换。
种种迹象表明,雍正是极力避免在自己身边形成另外的权力集团。
“可真是个天生当皇帝的料。”
李治回顾了一下雍正的治理与性格。
越发确定了这一点。
“一切大臣与制度,都是工具。
“得鱼忘筌,不挂本心。”
……
【雍正九年,雍正觉得山东登州临海,是军事重镇,所辖地域辽阔,可这里只有驻军六千人,就命军机大臣详细讨论,是否需要酌量增兵。】
【雍正十年二月,宁远大将军岳钟琪奏劾副将军石文焯纵敌,雍正命军机大臣议奏。】
【同年,西路军大本营要移驻穆垒,雍正在北京选定六月初四日巳时这个吉日吉时,四月十三日命军机大臣通知岳钟琪照此办理,却反复叮嘱,要防止泄密。】
【这时起,军机处已经逐渐扩充职能,成为决策国之大事的核心机构。】
【并且,军机处办事效率奇高,当天的事情必须当天完毕,不准积压。】
【廷寄时,将上谕密封后交兵部,由驿站层层传送。情况紧急的,函面标注“马上飞递”,日行三百里。】
【遇到更急的,则夜不停歇,可以日行八百里。】
【为了确保其消息的隐秘,即使亲王、贝勒等皇亲贵胄,未经允许,也不得私自靠近。】
……
大汉·光武帝时期
“看似是偶然为之,实则步步为营。”
刘秀一眼看透,军机处实为朝廷巩固与皇权独立的重大改革!
刘庄脑子没转那么快,但从头一捋也发现了端倪。
“秦首设丞相一职,丞相为百官之长,掌行政大权。”
“汉承秦制,并未改变,三公中仍以司徒为重。”
“阿父起用掌管文书的小官尚书,专司章奏和出纳王命,分夺宰相的部分权力。”
“尚书令又成了名副其实的宰相,三公徒具虚名……此后,三国曹魏以中书令取代尚书之权,南北朝又以侍中参与政事,钳制中书。”
“隋朝设立三省分权制,以中书省领旨,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三省长官同为宰相,互相牵制,皇权因此有所加强……”
“不断演变,至明初朱元璋废除了历代相传的宰相制度,将政务分归六部,而六部听命于皇帝,一切军政大权复归皇帝。”
“明中期后,大权又旁落于皇帝的秘书班子,内阁。”
“清承明制,又有不同,其保留诸王合议的特点。以诸王和八旗旗主为议政王,与皇帝共议大政,统摄六部之事。”
“这对皇权不利的。因此康熙亲政后,为掌控大权,剥夺辅政大臣之权。可满族功勋集团依然对皇权构成威胁……”
“所以……雍正会设立军机处。”
刘秀忍不住鼓掌称赞:
“我儿聪慧!”
“相权和皇权的斗争,实际上也脱不开所有权力斗争的本质。”
刘秀两手伸平,做一高一低状。
“那就是,压下了这方,被抬高的一方也会随着时间推移尾大不掉,到最后又要改革这个部门。”
“尽管这些部门不断被赋予新的名称,并不全是宰相,但其本质是一样的。”
刘庄明白了,双眼透露出一丝精光。
“这样说来,军机处的设立,核心是皇帝要说一不二!”
“所以,所有显赫的军机大臣,无非是皇帝的传声筒,而非可以做出重大决策的宰相!”
刘秀收回双手,揣在袖子里,感叹一声:
“是啊……他真的去除宰相了……”
“……朱元璋的一切设想,却是在他手里成就了。”
“天下事,可真是无奇不有。”
……
大明。
朱元璋脸上的表情是似笑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