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三章:清章帝·爱新觉罗·福临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帝曰:“迟而得当,何伤。但速而不得其人,是所忧也。”】
    【顺治认为吏刑户三部事务重大,于是依照诸位大臣商议的结果,各设尚书二员。规定这三部遇以下事务必须上奏:官员升转迁除,官员过犯及大辟等罪,钱粮库物出入,此外的事务要酌情启奏。而他则得以依事之轻重缓急,统领全局。】
    ……
    大汉·灵帝时期
    刘宏看着寥寥几语又从容不迫的少年皇帝,赞叹一声:
    “虽为幼君胡主,这心智却不弱啊。”
    一个年仅十四岁的少年,对政事措置有度,从容不迫,确实非常难得。
    “上一个这么有条理能拿事的,还是嘉靖呢。”
    众臣也同样认可这小皇帝的能力。
    其他不说。
    那多尔衮猝死,皇帝提前亲政,这一突发事件却并未引起大的动荡。
    也虽有斗争,并未影响整个天下的稳定。
    换言之,权力的转接基本上顺利实现了。
    刘宏则更看透皇帝权力交接下的那重要的一点。
    制度的完整和严密,对皇帝形成的保护。
    “朱元璋啊……”
    ……
    【顺治皇帝的母亲,孝庄皇太后在他亲政期间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她告谕顺治皇帝说:“为天子者处于至尊,诚为不易,上承祖宗功德,益廓鸿图。下能兢兢业业,经国理民,斯可为天下主。”】
    【要顺治皇帝唯才是举,亲贤臣,远小人,赏罚分明、公正,提倡节俭,戒骄戒躁,努力学习,不耻下问。】
    ……
    大唐。
    “这就是有好父母的重要性了。”
    李世民背负双手,感叹不已。
    “人之为人,父母所教。”
    “没有教养之人,成不了大事。”
    “哪怕逞一时之威,终不得善终。”
    “这孝庄太后能一语中的,指出得失关键,可见其才能。”
    李承乾看了半天也没看出哪中的了。
    “阿耶?哪中的了?”
    李世民颇有几分无言。
    他指着天幕里的唯才是举几句话,难以置信道:
    “这么明晃晃教导如何用人的话,没看出来?”
    李承乾挠了挠头,不好意思道:
    “未免老生常谈了些。”
    李世民怒搓其头!
    “确实老生常谈,但这就是用人之道!”
    “大道奇简,哪那么复杂。”
    “就看你自己能不能做到罢了。”
    ……
    【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二十二日。】
    【顺治皇帝列举多尔衮罪状十四条,成八百多字的诏书,昭示全国。】
    【十四条诏书总结一句话就是“谋篡之事果真。”】
    【谨告天地宗庙社稷,将伊母子并妻,罢追封,撤庙享,停其恩赦,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罢除多尔衮的母亲和妻子的封号,并把她们的灵位撤出庙享,对多尔衮掘墓鞭尸。】
    ……
    {如果把诏书与八年前多尔衮加封“叔父摄政王”时所颁的册文,两相比较,那功与罪,判若天壤。}
    {册文颂多尔衮硕德丰功,“高于周公”,甚至有些是“周公所未有,而叔父过之”。}
    {颂功与伐罪,均夸大其辞。元勋与罪魁,变在旦夕,这就是权力斗争中常见的现象。}
    {多尔衮再一次身体力行了,孤儿寡母不可信!}
    ……
    大明·万历时期
    张居正眼角抽搐了一下。
    什么玩意?
    这一幕幕怎么这么眼熟呢!
    一边的小皇帝则叹气道:
    “前捧后杀,未及两月,冷血如此,足见齿恨之切。”
    “然无多尔衮,岂有清朝?顺治报复太过。”
    张居正现在嘴角都开始抽搐了。
    这话从你嘴里说出来,有一种莫大的滑稽感!
    滑天下之大稽!
    “权利争夺,和功劳无关,只和权利大小有关。”
    张居正感觉还是把话说透了比较话。
    毕竟这小东西心思太重了,摸不准脉,还是有什么说什么算了。
    “多尔衮党羽众多,不彻底贬低多尔衮,展示自己的权利,那就会冒出来李尔衮,王尔衮。”
    “在这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权利斗争中没有这样的能力是不行的,毕竟那个位置上只能有一个人,任何靠近或者威胁者都是敌人,同时也体现了人性和权利的诱惑力。”
    “但纳之如新衣,弃之如敝履。”
    “这不是治国正道。”
    小皇帝正色道:
    “那什么是正道?”
    张居正沉默了一下,叹气道:
    “夏日烈,冬日温。”
    “事大众而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