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碧蹄馆之战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连气都懒得气了。
    “又来了。”
    “赏罚不明,媒孽之根。”
    “你又不是没钱……”
    “算了,懒得说了。”
    刘彻觉得大汉四百年里自己都属于比较能作的人了。
    没想到后代皇帝能一直保持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然后不停的“胜之于蓝”
    至于这个赏银克扣是前线将领的自作主张还是万历皇帝的有意为之都不重要了。
    反正已经是摇摇欲坠的信任了,也不差再踹那么一两脚了。
    ……
    大唐·高祖时期
    李渊突然觉得自己这个开国之君也算不错了。
    “虽比上不足,但比下还是绰绰有余的。”
    看着两个儿子一脸懵的样子。
    李渊微微扬头自豪道:
    “虽然朕喜欢干无本买卖,但朕基本也都说到做到吧!”
    “最起码在用兵赏罚上,朕不克扣赏钱!”
    两个儿子一阵无语。
    但也都认同自家阿耶的观点。
    李世民想到了陈平贿赂阏氏一事,感叹道:
    “大事成于人,而不成于财。”
    “惜财而败人,不智也。”
    ……
    大宋·真宗时期
    赵恒服气了。
    “大明……神了。”
    将士舍身亡死,最后就几两银子打发了。
    刘娥托腮看着天幕,幽幽道:
    “我记得,大明一两银子大约能换三石左右的米粮吧?”
    赵恒笑了,将酒杯往桌上一放。
    “是啊,将近十石的米粮呢。”
    “够四口人勉强吃三个月。”
    “但这是成化弘治时期的事了。”
    赵恒讥讽道:
    “可现在是万历年间。”
    “隆庆时期的白银大量涌进,一两白银能否买三石米还未可知呢。”
    ……
    大明。
    朱元璋扶着额头,闭目不看。
    “千疮百孔……”
    大明这艘船现在是满身窟窿四处进水。
    他现在也不指望万历补窟窿了。
    不再凿出个窟窿他都谢天谢地了!
    ……
    大清·乾隆时期
    乾隆打开扇子摇着。
    一边摇一边笑。
    “嗨!这才哪到哪啊!”
    ……
    【万历二十一年(1593)正月二十七日,因明军连克二城,李如松便有了轻敌之心。】
    【当时有人报告日军将要弃王京而逃。】
    【李如松听说后,为了能一举拿下王京,率领家丁以及精兵三千余人轻装前往突袭。】
    【但当到达离王京三十里处的碧蹄馆时,遭到了日军的突然包围。】
    【当时日兵围困三万,攻击猛烈,明军将士殊死突围,前后激战了两个时辰。】
    【明兵弓箭用尽后,便与日兵展开了白刃战。】
    【李如松被围困,裨将李有昇以身遮挡,杀死倭兵数人,终因寡不敌众被倭兵砍死。】
    【此时,李如松的心腹大将杨元率援军赶到,击溃日军。这一场战斗,辽东铁骑伤亡一千,日军伤亡八千。】
    【李如松退驻开城。】
    ……
    {李如松这种孤军深入的作战习惯说实话不太好,太容易玩脱了。}
    {碧蹄馆不是李如松冒进,他只是让查大寿探查敌情,没想到跟日军遭遇缠上了,然后他去救援。}
    {都是骑兵,如果跑日军追得上吗?}
    {一开始双方是明军人数占优,结果日军越打越多,等明军反应过来的时候想撤已经来不及了。}
    {那不就是冒进吗带领多点去不就行了。}
    {本身就是一探查行动,带那么多人干嘛。}
    {为什么来不及?日军也是慢慢增兵的,都是骑兵为什么跑不了?}
    {不是不跑,是碧蹄馆一带到处是溪谷水田,地面泥泞,骑兵陷入日军包围根本跑不出去。}
    {连日军完全包围明军这种话都说出来了……}
    {两军交战的位置是两座山之间夹着的一片长条形地带,日军人多但由于地形原因自始至终都没能包围明军,为了抄明军屁股日军只能用两条腿爬两边的山,行进速度非常感人。}
    {历史大学堂吧里有当时双方的布署图来着,如果图没画错的话,日军应该自始至终都没能运动到能够阻击明军撤退的位置上。}
    {明军撤退时几乎没什么阻力,史料里描绘的也大多是明军与追击的日军交战而不是明军突围时与阻击的日军交战,所以双方的接触线大概一直呈U型。}
    {至于具体的战斗过程,这个就太难考证了,主要是亲历者的描述太简略了,也不能保证他们没有夹带私货。}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