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万历二十三·蓟州兵变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在万历二十三年的这个冬天。”
    “在蓟州镇石门寨,明朝针对讨薪的将士进行了一次血腥屠杀。”
    吕雉嘴角带起一抹讥讽,贴近刘邦轻声道:
    “现在,你觉得我狠吗?”
    刘邦摇摇头。
    “你没有妇人之仁。”
    吕雉怔了一下。
    妇人之仁……
    项羽是妇人之仁,韩信也是妇人之仁。
    而她……没有妇人之仁。
    吕雉突然恍悟了。
    “原来你忌惮的不是吕氏。”
    “是我!”
    这话说出去谁信啊!
    ……
    大唐。
    “只此一事,大明便废了半壁江山。”
    李世民直接给大明下了病危通知书。
    李承乾吓了一跳。
    “阿耶,此事何至于此?”
    李世民上下打量他一眼。
    看着李承乾浑身发毛后,缓缓道:
    “募兵,兵从何来?”
    李承乾自然回答道:
    “当然从民间百姓……”
    有时候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但把叶子拿掉事情就很清晰明了。
    南兵将士来自南方百姓。
    但这些讨薪的“百姓”被“官府”杀了!
    一个有趣的问题来了。
    你是南方百姓,你邻居他儿子去应募当兵,说每年能拿回四十多两银子。
    两年半后回来了,一问钱呢?
    没发。
    那怎么办?
    上司说明天去校场领。
    第二天,你看到邻居高高兴兴的置办些酒菜打算庆祝一下。
    你觉得这事挺好,打算以后再有这事让儿子也去。
    两天后,你邻居儿子被砍了。
    理由是谋反。
    你看着“儿子”谋反被杀,却没被牵连但哭天喊地的邻居。
    你觉得这里面门道太深了。
    然后,募兵的人又来了。
    你还让儿子去吗?
    官府能信吗?
    李世民看着深思的儿子,目含赞赏。
    虽然有时过于天真,但终究不是蠢货。
    他继续看着天幕。
    蓟州兵变的规模不大,但其背后透露出的问题却十分严重。
    明朝的军政正在遭受严重破坏,各军之间的矛盾已经彻底激化。
    其次,明朝各军之间的冲突,已经被党争所利用了。
    李世民目光幽深。
    皇帝,就快成空壳子了。
    ……
    大明。
    朱元璋恨不得咬碎嘴里的牙!
    “万历在干什么!”
    “什么叫平叛有功!”
    “不给饷银!还杀了讨薪将士!这叫平叛吗!”
    “你这是在挖大明根基!”
    朱元璋从来不在乎什么文官,大约在乎一下武将。
    因为他知道这天下最重要的是什么。
    一是百姓,提供税赋。
    二是军士,攻伐保卫。
    什么文武都是从这两者中脱胎而出。
    就像盖房子一样。
    外面的红砖青瓦确实好看,也能遮挡风雨。
    但一处房子最关键的地方不在它是否好看和能不能遮挡风雨。
    而是它会不会突然塌了!
    “呵……呵呵……”
    朱元璋突然笑了。
    笑得瘆人。
    “文、武、兵。”
    “等什么时候民也被抛弃,大明也就彻底完了。”
    朱元璋只感觉一阵疲惫。
    有五次通往之能又如何?
    大明的问题自己不是一个皇帝能挽救的了……
    不是一个皇帝……
    咀嚼着脑海中突现的几个字。
    朱元璋开始直视自己的举措。
    “制度问题……”
    “这是咱的问题。”
    ……
    大清·乾隆时期
    “明,实亡于万历。”
    乾隆扇着扇子,侃侃而谈: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一个国家最应该担当负责的就是皇帝本人,就是因为你要担当负责涉及天下的决定,你才是这个国家的皇帝,皇帝不去作为不去担当,你指望谁能给你越俎代庖?”
    “真要是让石星去担当也行,给他封爵、重开大都督府、都督中外诸军事、开府仪同三司、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赞拜不名、加九赐。”
    “那你万历愿意给人家吗?”
    “实录一推四五六,全是石星的错。”
    “你万历自己都不信王保只杀一百五六十人。”
    “无非是恨屋及乌罢了!”
    “真要追究,石星能保住王保?”
    “那王锡爵不照样撤了。”
    “还是时间好啊。”
    乾隆合拢扇子,感叹一声:
    “这种强兵要是换在更混乱点的时期,直接造反了。”
    “像五代十国那群兵爷,你不给我饷银我自己去要!”
    和珅笑着道:
    “万岁爷,所以才会有宋明这种军制和以文制武的陋习啊。”
    “就是被五代十国这些骄兵悍将整怕了。”
    乾隆点头称是。
    “这可真是一报还一报啊。”
    ……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