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九章:趁势而起·努尔哈赤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努尔哈赤出身建州女真的贵族家庭。】
    【其祖父觉昌安和父亲塔克世都是建州女真的贵族,被明朝封为建州左卫的官员。】
    【所以他从小就练习骑马射箭,练得一身好武艺。】
    【十岁时,其母去世,他与继母相处不好,十九岁时和父母分居。】
    ……
    天幕上。
    在白山黑水之间。
    几个穿着皮袄的身影在茂林中穿梭着。
    尺深的脚印布落在茫茫白雪上。
    画面一转。
    几个穿着袍褂戴着皮帽的少年在街市上叫卖着。
    ……
    【为了维持生计,努尔哈赤每于采集季节(三月至五月和七月至十月),与伙伴们一起,到莽莽林海中去挖人参,采松子,捡拾榛子、蘑菇等,晚上三、四个人一伙住宿在自己搭的窝棚中。】
    【然后把这些山货带到抚顺去卖掉,挣钱过活。】
    【也因此在抚顺关马市进行的贸易活动中,广交汉人,了解到汉族的社会经济情况,深受汉族文化的熏陶。】
    【所以他懂汉语,识汉字,“好看《三国》、《水浒》”,“自谓有谋略”】
    【后来,努尔哈赤又投到明朝辽东总兵官李成梁部下。】
    ……
    大汉。
    “这经历……”
    刘邦眯眼看着天幕。
    了解底层,又从贸易中了解社会,然后进入军队学得军事知识。
    这一套锻炼才能与胆识的经历,都是有为之主的标配啊。
    “此消彼长……”
    “有几分宋金之间的影子了。”
    ……
    大唐·高宗时期
    李治若有所思。
    明朝的对手出现了?
    这种局面确实有点岌岌可危。
    不过与宋朝不同,明朝边镇要地还是握在手里的。
    只要不出一个像石敬瑭那样的人,这些人还打不进来。
    ……
    大宋·哲宗时期
    赵煦有点生气了。
    “见鬼的后金!”
    一提金朝他就想起那三个王八蛋!
    靖康之耻!
    “扒了皮都不解恨!”
    然后这又跳出个后金!
    但就目前明朝的情形……
    赵煦轻叹口气。
    “恐怕要成心腹之患啊。”
    ……
    大清·太宗时期
    皇太极目光炯炯。
    “天下,有德者居之!”
    “明帝无德,合该我大清得之。”
    ……
    【万历二年(1574),建州右卫都指挥使王杲统一建州三卫,引起了明朝的警觉。】
    【明朝对女真族一贯实施分而治之的政策,不允许霸主出现,因为一旦渔猎部落或游牧部落出现霸主,就会对中原王朝构成极大的威胁。】
    【而王杲竟然主动进攻辽阳、沈阳这两个辽东重镇,被辽东总兵李成梁击败,后被押送至北京处死,其子阿台逃至古勒寨。】
    【万历十一年(1583年)李成梁袭击古勒寨阿台驻地时,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及父亲塔克世皆遭冤杀。】
    【因为当时阿台之妻是努尔哈赤伯父礼敦之女。】
    【觉昌安闻古勒寨被围,同子塔克世进入古勒寨救孙女,觉昌安“欲携孙女以归,阿台不从”。】
    【然后明军攻破古勒寨,在混乱中,觉昌安和塔克世也被明军所杀。】
    ……
    天幕上。
    气质沉稳下去的少年穿着战甲。
    左右各有六名甲骑。
    他们纵横在于草原与山水之间。
    身后的人也越来越多。
    ……
    【李成梁对努尔哈赤祖父、父亲被误杀一事觉得有些内疚,就授予他敕书三十道、马三十匹,并封其为建州都督,以示慰问。】
    【努尔哈赤又世袭了祖父的建州左卫都指挥使一职。】
    【当时,努尔哈赤认为是女真族的另一个首领尼堪外兰挑唆明军杀死了自己的祖父与父亲,一心复仇的他于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以祖、父遗甲十三副,部众数十人起兵,进攻尼堪外兰的驻地图伦城,号称“十三甲起兵”。】
    【由此揭开了他长达三十多年统一女真诸部的军事行动的序幕。】
    【开始时,战斗规模极小,通常为几十人的械斗,围攻对方的城寨,然后逐步扩大升级,参战人数越来越多,达到数百人、上千人,努尔哈赤的势力也越来越大。】
    【万历十六年(1588),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诸部。】
    ……
    大明·宣德时期
    朱瞻基的背后突然一阵发凉。
    这人是有备而来啊!
    建州指挥使一职,是有朝贡资格的!
    而从建州到北京朝贡,要途经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