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二章:西藏并入中国版图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你听他吹牛逼。}
    {准部叛乱虽然对于清朝是一个大的威胁,但是远没有威胁清朝统治。}
    {而且乌兰布通之战中,清军损失约在7000余人,而准噶尔军队损失约在1000余人。}
    {乌兰布通之战,清朝达成了自己的战略目的,阻碍了噶尔丹的战略目的这就是获胜,你管他死亡了多少人,最终达成目的那就是胜利,阻止了敌人东进那就是胜利。}
    {这怎么能是一回事呢?如果军队战斗力强大外加指挥得当伤亡是不会这么大的。}
    {如果国力强盛还能靠体量取胜,那一旦国力衰弱就会一发不可收拾。}
    {国力强盛?内战打了多久?还要抵抗俄国入侵,全国经济都在崩溃边缘徘徊,你还要怎么指挥?}
    {巨大的损失除了指挥官无能,还有本身军队装备、君主主观意志。}
    {比如费扬古明明和康熙说了正确的建议,但你看康熙听吗?}
    {各有各的考量,真打起仗来,还是要看谁破局了,谁达到战略目标了,不然白打。}
    {康熙这段时间确实是非常缺人。}
    {也不算吧?河西四将,还有一批从平叛战争崛起的满洲将领,水平都还不错。}
    {当时清朝是四面开战,各方面都压力极大,这几个名将解决不了那么多问题。}
    {纵观康熙用兵,可以总结为讳败为胜,稳定人心。}
    {仗打得丑陋,但成果都是大胜,这点挺厉害。}
    {他就吃亏在姓上了,他要是叫朱玄烨,你看着吧,网上能吹爆他。}
    {朱玄烨……别说,听着还不错的样子。}
    ……
    大秦。
    嬴政看了几眼“费扬古”“康熙”,按下窥视的心思,对着眼前几人道:
    “多线作战是大忌。”
    “但朕观这准噶尔可没有半点能力能终结清朝。”
    “体量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
    “清朝也不是如明末那样烽烟四起的情况,清朝可以失败很多次还能有再战之力,准噶尔失败几次就直接灭国了。”
    几人点头赞同。
    蒙恬感慨出声:
    “臣倒是想到陛下灭六国之事。”
    “清朝是多个方向都有战争,但清军并不是没有重点性的分散作战。”
    “虽然没有明说,但分析起来大体也是使用外交、和亲等手段稳住一个方向,从而调集重兵形成优势兵力作战。”
    “由此观之,清军战力和部分将领的指挥其实也并不差。”
    冯去疾几人再次点头赞同。
    尉缭抚须又道:
    “不过第一次清准战争还是有点危险的,噶尔丹摸近北京,康熙被逼亲征。”
    “有多少国力是一回事,骤然之间能发挥出多少是另一回事。”
    “否则明朝岂能被清朝屡屡击败,吐蕃又岂能攻陷大唐的都城。”
    “就算南方有几十万大军,救不了眼前的急,扛过这第一波,才能慢慢把自己的拳头握紧了打出去。”
    “不过第一次清准战争准噶尔失败后,就再也没有可能威胁到清朝的生死存亡了。”
    “但也一如当初的努尔哈赤,这地方成了个持续失血的伤口。”
    “就看后面能不能有人堵住这个伤口了。”
    众人望着那一大片地方。
    脑海中浮现四字。
    开疆拓土。
    ……
    【噶尔丹在康熙三十五年兵败自杀以后,他的侄儿策妄阿拉布坦,于是忠于清朝,被康熙赏给阿尔泰山以西、天山以北全部额鲁特四部的土地。】
    【策妄阿拉布坦野心很大,处心积虑,想吞并西藏。】
    【他先和拉藏汗攀亲,娶了拉藏汗的姐姐,又把拉藏汗的儿子招为女婿。】
    ……
    天幕上。
    顶风冒雪的一行人马默默行走着。
    他们从南疆和田出发,翻越巍峨的昆仑山脉,途经阿里,抵达藏北的那曲。
    一路上人烟稀少,海拔越来越高。
    最终在越过最后一座高山后。
    来到了纳木错湖畔。
    而在湖畔处,是无重兵把守的汗王大帐。
    ……
    【康熙五十六年(1717)十一月,策妄阿拉布坦派堂弟策零敦多布以护送女婿噶尔丹丹衷夫妇回藏省亲为借口,秘密组织了一支六千人的军队向西藏进发。】
    【此外,策妄阿拉布坦还组织了三百人,对格桑嘉措所在的青海塔尔寺进行突然袭击,计划抢夺格桑嘉措,然后护送格桑嘉措进入布达拉宫。借护送女婿归省为名,派大兵侵入西藏。】
    【康熙五十七年十月,在选择了一条既能避免被清军发现,又能出其不意攻击拉藏汗的路线后。】
    【准噶尔军队选择了占领拉萨,包围了布达拉宫,杀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