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唐明宗·李嗣源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间,李嗣源和他的“横冲都”,天下闻名。】
    ……
    大汉。
    刘邦舔了舔牙,一脸别扭。
    你们姓李的打架是有什么说法吗?
    怎么都喜欢学项籍那莽夫啊?
    你也不是李世民后代啊!
    “啧,乃公看不得这些!”
    好好指挥军队不好吗?
    ……
    大唐。
    殿内众人眨了眨眼,天上这人的行军风格好眼熟啊。
    李世民看着天幕里不停冲杀的将军,一股热血涌上心头!
    想当年,朕也如此勇猛!
    可惜……朕好想领兵打仗啊!
    如此想着的李世民不由瞥了一眼看着天幕的李承乾。
    要不让太子监国,朕……
    正想着,突觉一股寒意自群臣中射来!
    李世民面不改色快速扫了一眼。
    那魏征正双目炯炯的紧盯着他。
    ……乡巴佬……
    ……
    大宋。
    “唐明宗啊……”
    赵匡胤看着天幕,回忆往昔。
    “李嗣源登基的第二年,正好赶上我出生。”
    赵匡义有点摸不着头脑。
    这话怎么这么怪呢?
    “那时候你还没出生。”
    废话!我比你小十二岁呢!
    “父亲身为后唐禁军将领给我讲不过不少唐明宗的事情……”
    “青山一战,唐明宗名闻天下。”
    “柏乡之战,笑傲梁军,立擒对方二将。”
    “征伐刘守光,运兵神速,连下数州。”
    “德胜口之战,与梁军拒于黄河,巧计迂回,袭破郓州俘虏王彦章。”
    “随后率领千骑,先行扑向开封封丘门,迫使敌将开门出降!”
    赵匡胤望着天幕,嘴角带笑道:
    “继位之后又以宽厚治天下,刀兵罕动,五谷丰登……”
    “可惜啊,春秋即位……”
    “不然……”
    ……
    【公元926年四月,六十岁的李嗣源在李存勖的灵前继位。】
    【虽然行伍出身、目不识丁,文采什么的也比不过唐庄宗,但唐明宗的文治却是庄宗拍马也不及。】
    【可以说在五代时期,论个人品质、事功德业,他都能排在很前面。】
    【因为亲眼目睹唐庄宗李存勖是怎样失去了天下,唐明宗实行了一套利国惠民的开明政策。】
    【驱逐伶人,清肃宫廷。大诛宦官,杜绝宦祸。】
    【穷治贪官,平息民愤。奖励清官,改善官民。】
    【拒受美人,将李存勖留下的千余宫女放出宫外。】
    【后宫只留了“老成宫女”一百人,各级宦官三十人,鹰坊二十人,御厨五十人,教坊乐队一百人。】
    【在一票皇帝之中,生活如此节俭、宫中建制如此简单的,历朝罕见。】
    【崇尚节俭,不事奢华,禁止中外诸臣进献珍奇玩物。废除内库,把贡品全部归入国库。】
    【拒绝大臣兴修宫殿的建议,以减轻百姓负担。】
    【同时下令严禁豪强官僚兼并土地,欺凌百姓。】
    ……
    大汉·文帝时期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看来这个皇帝出乎孔子意料了。”
    刘启一脸错乱惊愕的神情。
    “阿父……这评价未免……”
    刘恒看着刘启,再一次觉得自己任重而道远。
    “启儿,这个世界上喜欢过奢侈生活的人多,喜欢过简朴生活的人少。”
    “但简朴而又合理的生活才是符合天道,事实上也符合人性的。”
    刘启双眼透露出清澈的单纯。
    刘恒握住窦漪房的手,帝后对视一笑。
    “奢华,尤其是那种过度的奢华,很大程度上不过是一种虚荣与道义的缺乏在作乱。”
    “帝王出于虚荣而追求奢靡生活,处处透露着内心精神的缺失。”
    “相反,那些出于天性而不是刻意表演简朴的帝王,反而有一股直通大道的大气。”
    “而李嗣源就是这种人。”
    “绝大多数世人是摆脱不了人欲的。”
    “而李嗣源在动静之间的切换,实乃大智慧之人。”
    “杀人无数的猛将要压制内心的那种冲动是不容易的,就如善于经营的商人对金钱欲望的抵抗其实比常人要薄弱。”
    “体道者逸而不穷,循天者,与道同游。”
    “在治理天下这个问题上,李嗣源以得黄老精义。”
    “只要再处理好朝堂与藩镇的信任问题,保持好子孙的嗣位才德。”
    “他就能再兴大唐了。”
    刘恒望着天幕,目含惋惜。
    “但显而易见,他失败了。”
    ……
    【下诏废除地方巧立名目的加收捐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