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周世宗功绩(下)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公元955年九月初一,周世宗颁布《令毁铜器铸钱敕》开始改革货币。】
    【公元956年正月初四,下令,“发开封府、曹、滑、郑州之民十余万筑大梁外城”】
    【面积二十五平方公里,周长二十二公里,比旧城面积大了四倍的城市伫立在黄河南岸。】
    ……
    南宋孝宗时期
    赵一脸似悲非悲,似喜非喜的表情。
    “汴梁新城是周世宗用虎牢关的土奠基而成的。”
    “其坚密如铁,不可摧毁。”
    “若不是宋徽宗昏庸无道……”
    一旁的太子赵面带悲色。
    赵叹口气。
    “朕北伐失败了,那口气散了。”
    “未来……就交给你了。”
    ……
    【公元958年六月,下诏:“应有商贾兴贩牛畜者,不计黄牛、水牛,凡经过处并不得抽税。”
    牲畜过往向来是朝廷抽税的大头,周世宗取消过牛税繁荣商贸流通。而其他禽畜也同样取消了过路费。
    同时规定,商贩若就地贸易,税官每次只能向交易双方征收百分之二的利益。】
    ……
    大明万历时期
    “你觉得周世宗税低政策好不好。”
    朱翊钧望池子里撒鱼食,看着一条条肥锦鲤翘嘴以待,对着身后大臣询问道。
    海瑞板着一张脸沉声道:
    “周世宗爱民如子且不与民争利,仁明之君也。自是好的。”
    朱翊钧将剩下的鱼食一扬而尽,拍了拍手上的残渣,扶着凭栏轻笑道:
    “呵,不与民争利……”
    “你们这帮人啊,就是嘴硬。”
    “税低,对百姓来说当然是好的。”
    “但对商人来说,如果要在低税收但随时被人赶走,税收高一些但可长期稳定经营的这两个局面中选一个,他们会选哪一个呢?”
    不待海瑞回答,朱翊钧背负双手自顾自道:
    “如果是朕,一定选后者。”
    “能在一块地方持续经营发展的情况下,低税收才是有意义的。”
    “现在,你认为低税收对谁最有利呢?”
    “海瑞啊,无论是损人利己,还是损己利人,都做不长久。”
    “只有两利多赢才能长期执行下去。”
    拍了拍默默不语的海瑞肩膀,朱翊钧跛脚离去。
    ……
    【公元958年三月,征调民工浚通汴口。
    “导河流达于淮,于是江、淮舟楫始通。”】
    【长江流域的大型船只可以通过淮河转入汴河直抵汴梁,真正实现了南北河道大动脉的畅通。】
    【五月二十七日,“疏汴水一派北入于五丈河。”这条人工运河直达山东境内的黄河,就是著名的五丈河。
    五丈河的开通,极大便利了山东与河南的贸易交往,“至是齐鲁之舟楫亦达于京师矣。万世之利,其斯之谓乎!”】
    ……
    ……
    大隋。
    “汴河……”
    杨坚念叨着这两字,看着天幕脸越来越臭。
    “世民呐,你以后做什么阿耶都不反对。”
    “唯有一条,不许修河!”
    怀里的婴儿打了个哈欠。
    一旁的独孤伽罗翻着白眼抱过孩子。
    “他这么小!能听懂什么?!”
    杨坚不管那些,只是小声嘀咕着。
    “什么富不富,修河亡国。”
    ……
    大唐德宗时期
    缺钱缺的要死的李适现在是两眼冒绿光。
    “朕说你允许什么运粮斗耗呢,在这等着呢!”
    周朝境内的水路运输网已经基本建成,但没有与时俱进的航运新政也会打击商业领域的信心。
    而允许经河道运送的物资有漏损的情况,就是一种有利于航运的新政策。
    “想要富,先修路……”
    ……
    【公元958年七月,颁布《大周刑统》。】
    【杜绝滥刑苛法,澄清吏治,对贪赃枉法的官员,毫不留情。】
    【主管税收的大将军孟汉卿,在正税之外向民多收耗余,事发之后,被处以极刑。】
    【其中,“诸盗经断后仍更行盗,前后三犯,并曾经官司推问伏罪者,不问赦前后、赃少多,并决杀”】
    【是历史上几乎没有出现过的,盗窃三次改过制度。】
    【偷一次,坐牢悔过。偷两次,坐牢悔过。偷三次,就算只偷一文,杀!】
    【十一月二十三日,规定“诸道州府,令团并乡村。大率以百户为一团,每团选三大户为耆长。
    凡民家之有奸盗者,三大户察之。
    民田之有耗登者,三大户均之。
    仍每及三载即一如是”。】
    【同时继续延续周太祖的利民政策。】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