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李隆基,登场!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磨合。
    那手中的权力体系就像是毫无根基的空中楼阁。
    只需要抽掉其中一根柱子就会彻底崩塌!
    玄武门的禁卫军就是这根不起眼的柱子。
    所谓的政变,只是手里的筹码不够大而已!
    “李隆基……”
    武则天回想起被软禁起来的那个小子。
    倒是有勇有谋…
    那个唐玄宗似乎就是他吧?
    李旦……
    皱了皱眉。
    罢了,总比李显强点。
    至于韦氏……哼,敢毒死朕的儿子。
    她活不过一旬了,佛祖也留不住她!
    朕说的!
    ……
    大唐·宪宗时期
    一身蓝色圆领袍李纯与李绛坐在望云亭内对奕。
    看着天幕里的李隆基。
    李纯忍不住叹气感慨。
    “此时的玄宗也不过二十六岁,就已经颇有得识人用人之道了。”
    “唐隆之变,使尽英雄。”
    “用钟绍京之地势,使刘幽求之谋略。”
    “望崔日用之应变,依葛福顺之武力。”
    “托普润和尚之名望,任王毛仲之纵横。”
    对面的李绛看了一眼棋盘,听闻李纯的话,顺手放下一颗黑棋,同时道:
    “这些人都是人才,而玄宗能够让各种人才为我所用,则说明是帅才、王者之才。”
    “但只讲用人还不足以解释唐隆政变胜利的原因。”
    “至少还有三方面的因素,勇气、运气和人气。”
    李纯皱着眉头看着棋盘。
    “什么意思?”
    李绛老神在在道:
    “玄宗皇帝是贵公子出身,在此之前从没领兵打过仗。”
    “但是,在大厦将倾之时却敢于挺身而出,以弱斗强。”
    “这种难得的勇气才是成为整个政变成功的基础。”
    “并且,玄宗皇帝有天命在身。”
    李纯眉头一挑,天命?
    李绛看着皇帝认真道:
    “陛下,若是钟绍京坚决不开玄武门会怎样?”
    “若葛福顺没能把韦皇后派去的主帅杀死会怎样?”
    “若禁军万骑杀进宫后,遇到府兵的誓死抵抗又会怎样?”
    “可以说只要任何一步出差错,玄宗皇帝都会功亏一篑!”
    “但事实就是,在任何可能出差错的地方,都没出差错,这就是气运,是天命。”
    “而天命是以人气为贵的。”
    李绛看着天幕,幽幽道:
    “《尚书》云: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若玄宗皇帝不是在半年前和钟绍京交上了朋友,钟绍京又怎会临时决定支持玄宗?”
    “若玄宗皇帝平日没有和禁军交往,将士们又怎会为他卖命?”
    “而更重要的是,若不是韦氏倒行逆施引起天下不满。”
    “又怎会有府兵临阵倒戈呢?”
    “陛下,得民心者得天下。”
    “望陛下学太宗之节,莫要学玄宗皇……”
    “砰!”
    脸一黑,李纯拍案而起。
    一甩袍袖,大步而去!
    李绛看着皇帝的背影,起身行礼。
    “恭送陛下。”
    随后又抬头看向天幕。
    “玄宗皇帝啊……多好的皇帝……”
    “望陛下莫要学玄宗皇帝,莫要自误。”
    ……
    【李旦即位后,经常与妹妹太平公主商议国家大事。】
    【每次宰相奏报政事,李旦都要问是否和太平公主商议过,然后才问是否和太子商议过。】
    【太平公主的请求,李旦都予以满足。】
    【就连宰相的进退也全凭公主的一句话,当时宰相七人,有五人都是太平公主举荐的。】
    ……
    大汉·宣帝时期
    刘病已嘴角一弯。
    看来此人心怀大志!
    没错!
    就要这么干!预先取之必先予之!
    迷惑他们,再伺机掌握大权!
    看着文文弱弱的,没想到心有沟壑啊。
    ……
    【时,太平公主的权势越发强大,因太子李隆基颇有才干不易控制,便想废掉太子。】
    【太子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李旦想尽快让位于太子,而太平公主及其党羽极力劝阻,他采取折中的办法,让太子负责处理一切政事、军务、死刑和五品以上官吏的任免。】
    【公元712年七月,天空有彗星出现。】
    【太平公主唆使术士游说李旦,大意为彗星出现陛下将有灾难,东宫可能就是祸源。】
    【没想到啊,李旦非但没有废掉太子李隆基,反而有了马上传位给太子的理由。】
    【七月二十五,唐睿宗李旦下诏,将皇位传给太子李隆基。】
    【八月二十五日,李隆基登基称帝,史称唐玄宗。】
    其实李旦这人挺有意思的,不过写他就太水了,毕竟也没干啥大事,就略过。
    就是太平略过有点可惜,但同样写她没什么意思。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