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公元前65年,为父亲刘进立皇考庙。】
    ……
    大汉武帝时期
    “好小子!朕明白了!朕明白了!”
    本来还在因为老刘家出了个“情种”而略有不安的刘彻。
    再看到这条消息后突然明白了什么!
    “这竖子,哼,还挺有手段的。”
    高兴过后的刘彻身体一歪靠在了软榻上,哼了一声傲娇的说道。
    整个人透露出一股朕不说你们快来问朕的气息!
    而一旁的卫子夫一看这姿态就明白了。
    “陛下明白了什么?可与我解惑否?”
    卫子夫瞪大眼睛,一副‘臣妾不明白,需要陛下解惑’的姿态。
    看着卫子夫的模样刘彻满意的点点头。
    “那朕就与你略说一二!”
    说罢兴奋的坐直身体,
    “这小子在登基的第二年就给朕上了庙号,其实朕当时是不解其意的。”
    “可看到他将自己父亲立了皇考庙后,朕就明白了!”
    “这小子从一开始就憋着这劲儿呢!”
    “将朕上庙号,第一就是为了拉拢子美!他是以此来表示我与你是同一阵线的!”
    “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本来只是装样子的卫子夫现在是真有点不懂了。
    刘彻一甩袍袖不屑的说道:
    “哼,这帮子大臣,朕在了解不过了!”
    “朕活着他们屁都不敢放一个,可朕死了,他们想怎么放就怎么放!”
    “唉…就朕晚年干的那些事,想上庙号是不容易的。”
    “刘弗陵没能给朕上庙号,就给了病已机会。”
    “虽说他是嗣弗陵之后而即位,但他的出身依然改不了,要想在朝堂上站稳,他就需要更高的法理性!”
    刘彻目光如炬,语气莫名兴奋。
    卫子夫略微猜到了一点,掩嘴惊呼:
    “他难道是拿陛下……”
    “没错!他就是拿朕当筏子!”
    刘彻站起身朗声说道:
    “立庙一事唯有嫡系子孙才可为!”
    “他是以给朕立庙一事告诉文武百官,他的确是承‘孝昭之后’而即位的!”
    “但,他更是汉武之后!嫡系遗脉!”
    越说越兴奋的刘彻一手叉腰,一手挥动。
    “他用这种方式与庶出少子身份即位的弗陵区别开来!”
    “显示自己才是继承武帝事业和遗志的正统!”
    “如此一来,不但他的继位是天经地义并且完全合乎法理的!”
    “子美继承朕遗诏后的法理性也低他一头!”
    “而且,给朕上庙号也非常符合子美的立场!因为这也是他摄政的合法性!子美不可能也没理由反对!”
    “而一旦上成庙号,刘病已这小子就是‘真正’的武帝嫡系!”
    “子美再无理由也再无可能行废立之事!”“而给自己的父亲再立皇考庙,也是天经地义,符合孝道的了。”
    刘彻双手叉腰不由得连连感叹:
    “承接大统,合营子美,不忘孝道,韬光养晦”
    “一箭四雕!”
    “不错!真不错!”
    刘彻看着天幕连连点头。
    然后就听身后一道幽幽的声音传来:
    “所以,据儿的谥号也只能是戾,再也无法更改了。”
    那一刹那,刘彻人都僵了。
    彼其娘之……忘了,把这事忘得死死的了!
    ……
    天幕继续播放着。
    【公元前64年,为了让百姓避讳更容易,刘病已改名刘询,将之前因为触讳而犯罪的人全部赦免】
    【公元前63年,因泰山常有凤凰栖集,赐天下以金、爵、牛、酒、帛。三月,封故昌邑王刘贺为海昏侯】
    【公元前62年正月,派遣太中大夫等人巡行于天下,慰问孤寡,观风俗民情,察看吏治,发现和举荐人才】
    【三月,诏赐天下吏民爵、牛、酒、帛。因连年丰收,所以每石谷五钱。】
    【公元前61年三月,再赐天下吏民以爵、牛、酒、帛,振贷的钱物免收,宣帝所经之地不出田租。】
    【四月,西羌反叛,年逾七旬的后将军将赵充国向宣帝请命,随后率军平定西羌叛乱,几乎全歼五万羌族军队。】
    【此役之后,汉宣帝下诏命赵充国继续率军屯田,并设置金城属国,安置投降的羌人。】
    ……
    天幕上的画面里突然出现一块精美的锦布,
    蓝底金纹。
    上面还清晰可见几个绣字。
    ……
    【在汉宣帝给赵充国的诏书中有言:“今五星出东方,中国大利,蛮夷大败。”】
    【而近两千年后,联合考古队在西域尼雅遗址的一座古墓中,发现了一块精美的汉代蜀锦,上面赫然有一句用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