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萧太后结束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大秦。
    那什么什么太后系列本就让他心情闷烦。
    此时看到一千多年后番邦君王都要蹭刘邦名号,心里就更不爽利!
    拉上刘,还拽上萧!
    你取死有道啊!
    “来人!把刘邦叫来!”
    ……
    大汉。
    刘邦呲个大牙乐,但瞥到一边寒气逼人的美人。
    慢慢把大牙收回嘴里。
    “这人,真是番邦胡人不通礼数!”
    轻拍了一下眼前的案桌,刘邦板着脸叫唤着:
    “你既然以朕……嘿嘿……咳……自居!”
    “那你皇后要姓吕才对!”
    “萧何算什么第一功臣!朕的皇后才是大汉第一功臣!”
    “你这弄得乃公跟萧何有什么关系一样!”
    “没文化!”
    旁边的一大两小看着刘邦“义愤填膺”模样,齐刷刷的翻了个白眼。
    你是怎么对吕家又是怎么对萧何。
    当我们瞎吗?
    ……
    【公元953年,萧绰出生,小字燕燕,契丹名为雅雅克。】
    【公元969年,辽穆宗耶律因为性情残暴、滥杀无辜,在打猎时被身边的近侍杀害。】
    【耶律不爱女色,也没有留下子嗣,只是将辽世宗耶律阮遇害时沦落在外的次子耶律贤找回来,留在皇宫中抚养。】
    【于是宰相萧思温便想到了耶律贤,派人给耶律贤报信,耶律贤赶到怀州即位,成为辽景宗。】
    ……
    大辽圣宗时期
    长长的白冠两侧垂落着珠帘。
    萧绰容貌虽不复当年,但一双眼睛依然明亮干净。
    她察觉到一点问题。
    虽然辽国有入主中原之心,风俗也有贴近南朝的偏向。
    但法理正统其实并不清晰,辽国只是得了燕云十六州也没一统中原。
    但天幕此时却盘到辽国……
    抽出一旁的匕首,她看着上面映出的自己。
    这是不是说……我辽国也可以是正统?
    不!我辽国就是正统!
    ……
    大宋仁宗时期
    赵祯有些坐立不安。
    辽景宗的功绩如何大宋其实也心知肚明。
    虽然两国国情风俗不同,但抱侄子抚养也是个解决办法的途径。
    但是……
    赵祯皱着眉头。
    还是……再等等吧……
    反正有天幕在,搪塞臣子的理由也有。
    先看看再说。
    ……
    【耶律贤将萧思温封为魏王、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然后将美名远播的萧绰纳入后宫,封为贵妃。】
    【公元969年,十六岁的萧绰被晋封为皇后。】
    【第二年,萧思温因为权势太大,遭人嫉妒,被人刺杀身亡。】
    【《辽史》载:“九月辛丑,得国舅萧海只及海里杀萧思温状,皆伏诛,流其弟神睹于黄龙府。”】
    【父亲的死,让年仅十七岁的萧绰意识到权力斗争的残酷,也让她的政治阅历变得更加丰富。】
    ……
    大汉文帝时期
    刘恒眼色晦暗。
    舅舅……
    显然,萧思温之死牵扯到同为后族的国舅。
    在最高权力的博弈中,即便是同族同姓依然残酷而激烈。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撑着脑袋嗤笑着。
    “虽不知这一谋杀案其幕后主持之人是否还有其他更重要的人物?”
    “但他们若以为失去了萧思温这个巨大的靠山,当朝皇帝不会像以前一样善待皇后就错了。”
    一旁的卫子夫同样点头。
    皇后的丧父之痛,会勾起皇帝同样的伤痛。
    这是人之常情,但是更重要的是两人一体。
    于私,是舅舅杀了妇翁。
    于公,是国舅杀了丞相。
    于公于私皇帝都不可能弃皇后不顾。
    除非他们连兔死狐悲这种简单的感同身受都不懂。
    ……
    【当时辽国在先帝辽穆宗的统治下,日渐衰弱。】
    【面对辽穆宗留下的烂摊子,耶律贤基本上采取休养生息的国策。对百姓的生活尽量少干预,让他们自由发展。】
    【任用蕃汉贤臣。如契丹大臣萧思温、耶律贤适,汉族大臣韩匡嗣、室、郭袭。】
    【健全了法制建设。例如恢复穆宗所废的登闻鼓院,让百姓可以击鼓鸣冤。】
    【派贤臣去各地平反冤狱,处理积讼。】
    【对犯罪的宠臣也绳之以法。】
    【耶律贤兢兢业业地治理朝政,选贤任能,使辽国的政治、经济都逐渐好转起来。】
    ……
    大唐。
    李世民看的眉心皱起。
    “契丹……”
    此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