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幸运继位宋真宗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妃,但下错了药。】
    【然而赵元僖的王妃早在七年前就死了。】
    【这件事成了宋朝上的又一出离奇死亡案。】
    ……
    大唐高宗时期
    李治翻手按下书卷,看着天幕若有所思。
    但也不是他心理阴暗,只是这事看起来很像多方势力下做的。
    其中最有可能下手的就是下一个顺位继承人。
    而帮手……许是赵匡义。
    而原因,就在赵元佐的身上。
    赵元佐是嫡长子又受其喜爱,他的位置本应该是不可动摇的,但一坐上那个位置他就成了众矢之的。
    而质问君父这一行为彻底动摇了他的位置。
    随后他就疯了……不管是真疯还是假疯。
    这都是一个可以操作攻忤的理由。
    而这里,二子赵元僖的可能性最大。
    尤其是放火烧殿这事……究竟是他自己无意识做的还是让人引导的?
    若是引导的,谁会最得利呢?
    而宋太宗会不会忌恨这人害他爱子被废呢?年岁越大身体越虚的他会不会怕这个儿子呢?
    下一个顺位之人又会不会暗害这第二个太子呢?
    想着想着,李治脑中突然一道灵光闪过。
    若是只让人知道有人被立太子,却不说何人是太子,是不是就能避免太子被人盯着的风险了?
    ……
    天幕上。
    穿着白袍的赵匡义将手中的奏疏放下,看着眼前的大臣略有几分埋怨道:
    “平仲啊,你怎么才来!”
    大臣俯首恭敬道:
    “臣非召不得至京师。”
    赵匡义闻言,双眸闪过一丝精光。
    捋须缓声道:
    “朕的箭伤不愈,近些日子身体越发虚弱。”
    “你寇准是什么样的人朕深知,这次召你回来就是想问问你。”
    “朕诸子中……谁可以托付神器?”
    寇准沉稳回答道:
    “陛下要为天下选择明君,不能和后宫的妃子、宦官商量。”
    “也不能和我这样的近臣商量,这件事,必须由陛下来做决定。”
    赵匡义低头沉默许久,挥手屏退左右的侍奉宫人,轻声问道:
    “元侃可乎?”
    寇准身体微不可查的一顿,语气却不动摇:
    “知子莫若父,臣愚钝,不知与也。”
    赵匡义站起身,双手按桌身体前倾。
    “为人刚直明智,不阿谀奉承。”
    “故朕问你,你如此推辞……是诸子无一人可用吗。”
    寇准闻言,知不能再次推辞,长躬一礼。
    “臣观诸子皇孙,无不令美。”
    “只有襄王,得人心深矣。”
    ……
    【公元994年九月,宋太宗任命第三子赵元侃为开封尹,进封寿王。】
    【公元995年八月十八日,立赵元侃为皇太子,改名“恒”,兼判开封府。】
    【宋朝第一个皇太子,诞生了!】
    ……
    大唐玄宗时期
    杨玉环轻捧额头,娥眉微蹙。
    “一句话绕了好几个圈子!到头也没看明白是何意思。”
    李隆基捋了两下胡须,看着有颜无脑的女子露出笑容。
    “简单讲,宋太宗问选哪个儿子当皇帝。”
    “大臣的意思是只要不是与宫中朝中有结党势力支持的就行。”
    “宋太宗一琢磨,老二死了没党可结,老大疯了但不是死了,还是有人暗中支持的。”
    “那不就剩老三了?”
    “大臣肯定了他的答案。”
    杨玉环微张樱唇,愣了半天。
    最后嘟囔道:
    “你们心里弯绕可真多。”
    ……
    大宋真宗时期
    赵恒仰望天幕,感慨道:
    “若无寇卿,只怕朕不得安享此大位也。”
    一旁的刘娥则在深思寇准为何百般避让且强调立储之事必须乾纲独断,皇帝以外任何人不得参与。
    寇准所说的后妃、宦官、近臣均是泛指?
    还是在说明德李皇后、王继恩、李昌龄与胡旦这些人?
    毕竟他们是一致地支持赵元佐的。
    随后又瞥了一眼喜笑颜开的皇帝。
    他是真命好啊。
    受宠爱的大哥疯,有能力的二哥亡,拦路石父亲有大臣帮忙阻拦……
    ……
    盛大的游行在开封府内进行着。
    短须男子坐在车辇上,目视前方一动不动。
    被将士分于道旁的百姓看着太子真容,俱都高呼着:
    “少年天子!真少年天子也!”
    ……
    【自唐末之后,这是近百年第一次举行皇太子典礼,百年未见之盛事极受百姓关注,而看到赵恒真容的百姓向赵恒欢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