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章:两党相争·传首九边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天幕上。
    皇极殿上。
    朱由校坐在龙椅上。
    殿下群臣吵吵嚷嚷。
    文臣这边,一名言官开口直指兵部尚书。
    “兵部主战者当斩!”
    一名老臣闻言脸色一变,捶胸顿足与其理论。
    武将这边,一名大汉高声喊着:
    “我不像熊廷弼那样怕死,愿到关上御敌!”
    周围武将纷纷表态愿以本兵视师山海关。
    朱由校看着这闹哄哄的场面,摆了摆手示意安静。
    待群臣慢慢平复后,才开口道:
    “元辅,你票拟上写熊廷弼留着有用。何意?”
    为首的大臣出列顿首道:
    “陛下,熊廷弼遂于法有弃疆之罪,但其兵事似胜王化贞。”
    朱由校冷笑讥讽道:
    “确实,他熊廷弼走得快,果胜。”
    老臣沉默着,没有言语。
    朱由校看了他一眼,继续道:
    “将熊廷弼下法司提问。”
    “传令天下,擒获努尔哈赤者封公,获其儿子者封侯,俱予世袭,如擒获各头目及叛逆渠魁亦准封伯。”
    “还有……”
    朱由校站起身,看着殿内众人冷声道:
    “这经、抚、道、将各官都该拿问正法。”
    “马上差人传与右佥都御史,责令辽东将官出关防守收复,姑准赎罪。”
    “国法已宽,如再违玩,决不轻贷!”
    ……
    【大明天启二年(1622)四月初十,三朝元老,右佥都御史袁可立出任登莱巡抚。】
    【十七日,刑部尚书王纪、左都御史邹元标、大理寺卿周应秋两次会审熊、王二人。】
    【与之前的经略杨镐、袁应泰比较后,定“比之杨镐更多一逃,比之袁应泰反欠一死。”】
    【将熊廷弼、王化贞都判处死刑。】
    【朱由校依拟。】
    ……
    {熊廷弼之所以不争夺广宁,是因为他实在痛恨王化贞的作为,并认为自己在此事上没有责任。}
    {同时,他可能希望用这种赌气的方式,唤起满朝文武的觉悟,知道自己的才干而重用之。}
    {得大脑穿刺成什么样才能说出这种话来?}
    {起猛了!看着当时东林党了?!}
    {一群傻X,熊廷弼与王化贞碰面的那天是正月二十日,努尔哈赤正在沙岭杀牛祭旗,此后两天努尔哈赤就一直待在沙岭,接受各地明军将官的投降,正月二十四日才进的广宁。}
    {也就是说,熊廷弼到达闾阳之后,有两天的时间窗口进军广宁平叛。}
    {但他一枪没放跑了,那就是失责!}
    {史书记载,此次努尔哈赤出动的兵力大约在五万到六万人左右,王化贞手上的兵力全部自崩,努尔哈赤手上的兵力根本没有受到多大损伤,这个时候你说拿这五千明军去碰五万八旗?}
    {来看看什么叫纸上谈兵,熊廷弼事后有请罪奏疏:“然而所随五千人马不得食已两日矣,见广宁军民纷然西走,皆蠢蠢欲动,诸将恐其变,复请臣行,臣犹对胡、韩两道叱拒之。意欲过夜始行,亟命两道亲出行营,多方抚慰,而两道见兵心动,不肯留,乃反命曰‘可行矣’,而臣始行。”}
    {大势已去之时,部下兵马军心浮动,恐怕熊廷弼指挥部下进兵广宁之日便是兵马一哄而散之时,难不成要他一个光杆司令去广宁送死吗?}
    ……
    大汉·宣帝时期
    许平君摸着虎儿的脑袋瓜,轻声叹道:
    “也许熊廷弼一人独守闾阳,战死或者如那袁应泰一般自尽而死,对于朝臣来说才是最完美的结局。”
    刘病已看着虎儿在那傻乎乎玩乐,无奈道:
    “因为他心有不甘啊。”
    “自己统管辽东,防御有术,底下的人却倚着朝堂有人而不将他放在眼里。”
    “而这人轻敌冒进失利后,却要自己以谢天下。”
    刘病已摇摇头道:
    “这买卖没人干。”
    许平君抚摸着好大儿,叹气道:
    “那皇帝也容下他。”
    刘病已静静看着天上。
    皇帝的态度很明确了。
    ……
    季汉。
    孙权执着酒杯对一旁的曹操道:
    “身为一地的经略,却在面临胡族时弃城而逃,结果反正都是死,莫不如拼一把!或有反败为胜的一线生机,即使败了,也比落个污名要好太多。”
    曹操捋须笑道:
    “仲谋所言有理,作为辽东防线的负责人,也是提出辽东方略之人,在提出和被委任到辽东实施方略时就要想到兵败的结局。”
    “不过拼一把……”
    “封疆失土会被杀,可是士兵都逃光了,难道封疆大吏还能自己一个人上去独抗金兵?”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