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安史之乱·盛唐倾颓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天幕上。
    一点火光自画卷中间透出。
    焦边向四周泛去。
    富丽堂皇的大唐被焚烧殆尽。
    长安城外。
    数不清的、面黄肌瘦的百姓胡乱抓起地上的黄土吞咽充饥。
    朱雀大街上。
    原本栽于道路两旁,展现大唐风姿的林荫已经体无完肤。
    原本偌大的集市已经静悄悄的不复繁华。
    偶有几个面色惨白枯槁无比的男子对视一眼,随后交换了怀中襁褓。
    端门。
    一队威严肃穆的彩旗仪仗在军队拥簇中自宫门鱼贯而出。
    ……
    大汉·文帝时期
    刘恒双手紧握成拳。
    怎会如此?怎会如此!
    鼎盛时期怎么会突然沦落到要易子而食?!
    是突厥打过来了?
    但就算是也不至如此啊?!
    大唐各镇不是有四十九万精锐吗!
    四十九精锐难道还还拿不下……
    等等!
    刘恒突地抓住刘启的双肩,大声喝道!
    “他设立了多少节度使!多少!”
    刘启被吓得面如土色,但也迅速冷静道:
    “十…十个!阿父,十个节度使!”
    刘恒身子一软坐回原处。
    原本看到兴盛之世的脑子彻底冷静下来。
    十大节度使……
    各镇四十九万精兵……
    募兵制……
    中央与地方对立……
    “哈……闹了半天……竟是昙花一现……”
    刘恒惨然一笑。
    ……
    大唐。
    殿内众人睚眦欲裂。
    李世民颤抖的扶桌而起。
    面目抽搐,齿缝间迸出几字。
    “李!隆!基!”
    那道仪仗……分明就是皇帝出行的仪仗!
    他为什么会自长安而出?
    发生了什么?
    究竟发生了什么?!!
    是突厥打进来了吗?!还是契丹?吐蕃?!
    兵呢?!将呢!!
    几十万大军都是死人吗!!!
    “砰!”
    按着桌案的手臂上青筋寸寸暴起。
    通红的双眼紧紧盯着天幕。
    眼中按捺不住杀气令群臣噤若寒蝉。
    “朕……就该……灭了他们!!”
    众臣毛骨悚然。
    恍然间,群臣突然想起来了。
    眼前这个总是平易近人,经常被魏征指着鼻子骂还要笑着讨好的人。
    也是踩着无数尸体,从战场上厮杀出来的杀神!
    ……
    【自开元以来,唐朝为了解决沿边游牧的侵扰问题设置了节度使以统率边防,但却对统兵边将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造成了内轻外重之势。】
    【天宝后期,胡将安禄山能杀能打还擅长献媚,深受李隆基信任,从而一人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统领近十五万铁骑。】
    【宰相杨国忠颇为忌恨,常进言说安禄山要造反。】
    【李隆基略有怀疑,派官员探查,被安禄山重金贿赂,回来就说安禄山“竭忠奉国,无有二心”。李隆基信了。】
    ……
    大隋。
    杨坚捂着脸,目光凝重。
    他信了?他为什么信啊?
    就因为派去的人说的是好话他就信了?
    手握二十万重兵!!!
    这已经不是说什么信什么的事情了!
    这是他真的有造反能力的事情!
    脑子被猪油蒙住了吗?
    ……
    天幕上。
    一身铠甲,身形魁梧胡人将军拔剑指天,震声道:
    “今奉密诏!诛杀杨佞!”
    面前,是数不尽的精锐甲士、长矛林立。
    狼烟滚滚,马蹄嘚嘚。
    一阵征尘自河北挺进中原。
    ……
    【公元755年,大唐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初九。】
    【安禄山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由在范阳起兵。】
    【当时海内承平日久,听说范阳兵起远近皆震。】
    【河北为安禄山统辖,叛军所经过州县或开门迎叛,或弃城而逃,或被叛军擒杀,叛军很快就控制了河北。】
    【时,太原以及降城之人奏报安禄山造反,李隆基仍认为是厌恶安禄山的人编造的假话,没有相信。】
    ……
    大唐·高宗时期
    揉了揉额角,李治靠在龙榻上长呼一口郁气。
    “舅舅……你说他真的不知道吗?”
    长孙无忌看着天幕,叹息道:
    “陛下,这些年臣明白了一个道理。”
    “人越老,就越容易沉溺在过往的荣耀里。”
    “而李隆基,他的荣耀太大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