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杯酒释兵权?土地买兵权!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天幕上。
    『后周』二字再次改弦易辙。
    大大的『宋』字悬浮于天。
    ……
    【公元960年正月初四,赵匡胤于含元殿登基称帝。】
    【因曾任后周归德军节度使,归德军治所又在宋州】
    【因此定国号为宋,改元“建隆”,赵匡胤即宋太祖。】
    【建立宋朝后,对参与或支持兵变的开国功臣委以重任,对原来的后周文武大臣也一概留任,并对领有重兵的将领加官晋爵。】
    【同时封七岁的郭宗训为郑王、太后符氏为周太后,居于西宫。】
    【公元962年,郭宗训离开京师,到房州定居。】
    【公元973年,逝世。时年21岁。】
    【宋太祖将郭宗训葬于其父郭荣庆陵之侧,谥曰“恭皇帝”,陵曰“顺陵”。】
    ……
    ……
    季汉怀帝时期
    诸葛亮看着一脸难过之色的刘禅出言安慰着:
    “陛下莫要用不确定的未来惩罚自己。”
    “你也不是周恭帝,未来也不会成为周恭帝。”
    刘禅垂泪哽咽道:
    “但是……相父……未来的我的确辜负了阿父与相父的希望。”
    “我也怕……怕会变成未来的那副样子。”
    诸葛亮闻言笑了笑,摸着刘禅的头笑道:
    “有两件事我们要明白且牢记于心。”
    刘禅微微弯腰,让身形已经佝偻的相父摸着自己的头,嘴里也询问着是何两件。
    “其一,我们要根据自己的行为,而非某件具体的事件来判断未来。”
    “其二……”
    诸葛亮拍了拍刘禅的肩膀,容颜虽老,但那双眼眸依然如年轻时那般明亮。
    “要敢于立志!敢于想象!”
    “陛下,以复兴大汉为最终目标一路向前走吧。”
    刘禅看着双眸炯炯的诸葛亮,狠狠的点点头。
    “是!相父!朕要怎么做!”
    诸葛亮捋须微笑道:
    “微小变化日积月累会带来巨大的变化,君子豹变不外乎是。”
    “所以,去背书吧陛下。”
    刘禅脸一僵。
    随之后半句传来,令他喜笑颜开。
    “背一段就行了。”
    “好!我这去背!”
    望着胖墩墩的身影远去,诸葛亮笑着点头。
    后人所说的幸福就是降低期待值,原来是这么个意思。
    ……
    西晋。
    “很好很不错!”
    司马昭鼓掌叫好。
    “暗中积蓄!一朝夺权!”
    “这才是权谋的正经用法吗!”
    “这样得国多好!多太平!”
    “未来的我还是差了几分啊!莽撞!太莽撞了!”
    一旁的司马懿看着自己儿子的这副嘴脸,满怀欣慰。
    这小子应该不会再做出当街刺杀皇帝的这种莽撞事了。
    一旁的司马昭继续道:
    “什么得国正不正的。”
    “李世民得国正了?但玄武门之变不扰民生啊!还打下偌大的家业!”
    “他赵匡胤得国不正,陈桥兵变也不影响民生啊!没准也能干出李世民那样的成绩呢!”
    白发苍苍的司马懿捋了捋长须,缓缓道:
    “但周世宗提拔他,他这一回头就颠覆后周。”
    “未免有几分欺负孤儿寡母之嫌。”
    司马昭回头惊愕的看着老头。
    你疯了?这话你也说得出口?!
    不远处正在处理公务的司马师不动声色道:
    “周世宗北征回京即身染重病,安排后事。”
    “但心中毕竟不是真信任赵匡胤,否则怎么不安排他当托孤大臣。”
    “而且他也真没怀疑错……”
    司马昭眼睛一睁,顿时跟上思路。
    “的确……能用几句言语就约束兵将不骚扰京师。”
    “那什么韩刚有所反应就被将领灭门。”
    “这些无一不说明他在禁军中的威望、势力甚大。”
    “再加上那什么义兄弟……整禁军的中下层兵将是听谁的还真不好说呢!”
    “啧啧啧!”
    司马昭摸着胡须,喜笑颜开。
    “我更喜欢他这种得国模式了!”
    “反应小,速度快,局势尽在掌握!”
    “不声不响就得了家业!”
    “一点不像刘裕与李世民!”
    想到这两人,司马昭一阵厌烦。
    “开国之君能打就算了,高祖世祖也能打。”
    “但谁家开国之君像他俩那么不要命的能打啊!”
    “还偏偏能打出一份基业!”
    司马懿不置可否,司马师略有疑惑。
    “不对吧,唐太宗不是开国之君吧?”
    司马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