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宋英宗·濮议之争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予寿四年,赠续命丸一颗。』
    『注:续命丸可指定非自己的他人服用,服用者可得寿十年。』
    “朕就是想要个儿子……”
    但还好,赵祯也不算太失望。
    就是这个续命丸……你这是给后面哪个皇帝准备的?
    奇怪。
    ……
    大汉。
    刘邦揣着袖子,慢条斯理的说道:
    “看这意思,后面是要有个英年早逝的有为君主啊。”
    “不过他说想要个儿子……他不会还没儿子吧?”
    吕雉想了想宋朝赵二这一脉,冷笑道:
    “怕不是冥冥之中祸延子孙呢!”
    “若不是赵二继位,天下恐怕也不至于糜烂至此!”
    刘邦闻言也叹息一声。
    没对比,没伤害。
    赵匡胤虽然得位不正,但他最起码走在李世民的路子上也快要走通了。
    赵老二得位不正,也想走李世民的路,但这路哪是那么好走的。
    又出了宋真宗这么个傻孩子。
    好说是萧规曹随,坏说是不知变通。
    等到了宋仁宗……想改都难了。
    后面还指不定什么模样呢,可能冥冥之中真觉得赵二一脉不行,所以绝了他子嗣?
    摇了摇头,刘邦把这荒谬的想法甩出去。
    估摸还是从赵二开始,他们家有什么疾病吧。
    ……
    【宋仁宗曾生有三子,皆幼年夭亡。】
    【最后的儿子赵曦死后,所生皆为女儿。】
    【于是群臣向宋仁宗建议领养宗室为继嗣,但都遭到宋仁宗的拒绝。】
    【公元1056年正月初一,正进行大朝会,宋仁宗突然发病,神志失常,直到二月中才病愈。】
    【其间宰相文彦博曾向宋仁宗建议以宗室为嗣,宋仁宗表示同意,但不久病愈后,这事就不了了之】
    【此后范镇、文彦博、富弼、王尧臣、包拯等多人也不断提出建嗣事,都被拒绝。】
    【直至公元1061年十月,五十二岁的宋仁宗终于同意建嗣。立皇子赵宗实】
    【公元1062年八月,宋太宗之曾孙,宋真宗之四弟商王赵元份之幼子濮王赵允让十三子赵宗实,被立为皇子,改名曙。】
    【其四岁时曾养于宫中,后仁宗生子而归王府,这时年三十二岁。】
    【公元1063年三月二十九日,宋仁宗暴病逝。】
    【四月初一,皇子赵曙即位,是为宋英宗,尊仁宗皇后曹氏为皇太后。】
    ……
    曹魏·明帝时期
    曹叡环臂抱于胸前。
    坐在台阶上,脸色阴晴变化不定。
    莫不是真有什么说法?
    得位不正者子嗣不丰?
    那不对啊,光武帝得位多正啊!
    “呼……”
    想到光武帝,曹叡心下安定了一下。
    东汉的子嗣活的也不久,看来跟得位正不正没关系。
    “那是为什么?”
    曹叡冷静下来注意到了那句神智失常。
    “似乎……赵二的大儿子就是疯了吧?”
    所以是身体原因?
    “来人!诏所有太医过来!”
    曹叡决定好好查一下身体,保护好身体!
    听从医嘱!
    不是说酒色伤身吗,那从今天起,戒酒!
    ……
    【宋英宗即位后数日即病,以致宋仁宗大殓时,英宗“疾增剧,号呼狂走,不能成礼”。曹太后在宰相等人请求下听政。】
    【病中的英宗对曹太后多有不逊,曹太后与大臣们商量废帝。】
    【宰相韩琦居中调解,说英宗病中的行为不必在意,请太后宽容。又对英宗说明利害关系,于是“帝大悟,自是亦不复言太后短矣”】
    【公元1064年五月十二日,宋英宗病愈。】
    【十三日,韩琦乘机单独向曹太后表示辞相出任地方官,意在促使曹太后还政于英宗。】
    【当曹太后表示愿意还政后,韩琦又追问何时,曹太后并未回答,只是“遽起”,韩琦即“厉声命仪鸾司撤帘,帘既落,犹于御屏微见太后衣也”。】
    【十四日,宋英宗得以亲政。】
    ……
    大唐·高宗时期
    李治忍不住乐出声来。
    这宋朝皇帝真有意思。
    说你真病了吧,怎么看怎么像演的。
    说你没病吧,你祖上还真有一些病症。
    真真假假还挺难断定。
    若是真的,这赵家人的寿命可能要有问题。
    若是假的……
    李治摸着嘴角,露出一个耐人寻味的笑容。
    演这么一场戏是做什么呢?
    过继与仁宗,怎么说也是父子,曹太后是尔母。
    他这般做又是为何?
    ……
    天幕上。
    中年天子望着底下的大臣,目光躲闪。
    大臣持着笏板昂首挺胸,与皇帝和紫袍大臣目光对视。
    “陛下!仁宗在时就以仁宗为父。”
    “仁宗不在了就以濮王为亲!”
    “如此行为未免太反复无常了吧?”
    皇帝避开大臣的视线,紫袍大臣垂目而视。
    画面定格在此。
    四个墨字横空而出。
    『濮仪之争』
    ……
    【五月十五日,亲政次日,宋英宗向执政们提出:“积弊甚众,何以裁救?”】
    【富弼等人以“恐须以渐厘改”来搪塞,并不提出任何具体的改革意见。】
    【五月二十七日。宰臣韩琦等奏请尊礼濮安懿王及谯国太夫人王氏、襄国太夫人韩氏、仙游县君任氏。】
    【英宗批示,等过了仁宗皇帝的二十四个月的大祥再议】
    【公元1065年四月九日,韩琦等执政官再次提出这一议题,于是,英宗出诏将议案送至太常礼院,交两制以上官员讨论。】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