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天策上将!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宇宙大将军?天柱大将军?】
    【这样的封号配得上,但被侯景、尔朱荣这些乱臣贼子给搞臭了。】
    【思考良久,李渊决定另选一个徽号,来旌表自己这个天才儿子的功勋德望。】
    【十月,加李世民天策上将封号可开府置官、并兼任司徒、陕东道大行台,位在王公之上。】
    【增加食邑二万户,连以前共计三万户。】
    【赐金辂一乘,衮冕之服,玉璧一双,黄金六千斤,前后部鼓吹及九部之乐,班剑四十人。】
    ……
    大汉。
    天策上将……位在王公之上……
    刘邦盘算着这个名号。
    位在王公之上,除了天子与太子还有什么能在王公之上?
    这个爵位岂不是与太子并驾齐驱?
    天策……
    天子是上天之子,而天策则是上天的马鞭。
    这个比喻不得不说确实颇为形象。
    “到了这步可就是如履薄冰了。”
    躺在他胸口上的吕雉闭着眼睛懒散道:
    “李世民现在最好的选择就是急流勇退。”
    “否则李渊百年之后,太子不会放过他。”
    刘邦摩挲着怀里人年轻的肩膀。
    “退?封无可封的他已经没退路了。”
    “他想退,他底下的那帮人也不允许他退。”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靠着软榻脸色凝重。
    先是平定陇右,继而收复河东,如今又统一了河南河北……
    从唐朝立国之初到如今的一切战役全都由这小子完成。
    就看长安城的百姓,恐怕连太子是谁都不知道吧……
    “子胥……”
    霍去病看向刘彻。
    “陛下?”
    刘彻状似疑惑道:
    “李渊的太子叫什么来着?”
    霍去病闻言一愣,张了张嘴。
    “李……”
    ……
    大隋。
    独孤伽罗看了一眼杨坚。
    杨坚也明白她的意思。
    李渊的这一封号既表示了爱子之心,又展现出其无意更改太子之意。
    但是……
    杨坚暗自冷笑一声。
    这绝对是一招臭棋!
    天家无父子,更无兄弟。
    南北朝那么多例子,他以为自己就能例外吗?
    这小子还是当皇帝的时间短了。
    杨坚抬头看着天幕里金光灿灿的李世民。
    人站的越高,想要的就越多。
    李渊啊李渊,你在亲手喂养一头猛虎。
    ……
    大唐·高祖时期
    李渊低头,看着杯中酒里的倒影。
    有这样的儿子自豪吗?
    当然自豪了!
    纵观历史!
    有谁能在二十几岁就平定半个天下?!
    拥有这样一个天纵神勇的儿子,没有一个父亲不会感到欣慰和自豪。
    但是……
    作为一个皇帝呢……
    底下有一个军心民心皆胜过天子、太子的“秦王”。
    他手下还有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军队。
    哪个皇帝能安稳坐着龙椅?
    吾儿啊……
    你为何要这般优秀啊……
    李渊愁闷的饮下杯中之酒。
    他不知道未来太子与秦王会如何。
    两人现在是势如水火,自己一死,他们都会容不下彼此。
    不如让他们各自占领一半江山算了。
    省得心烦。
    ……
    大唐·宪宗时期
    李纯捋着长须,目光炯炯。
    “虎牢之战啊……”
    “真没想到有一天居然能看到太宗的虎牢之战。”
    随即悠悠念起诗句:
    “太宗十八举义兵,白旄黄钺定两京。”
    “擒充戮窦四海清,二十有四功业成……二十有四功业成啊。”
    “白乐天的这首诗的确不错。”
    李纯敬仰的望着天幕。
    “深之,你说朕的元和能不能再现太宗的贞观之治?”
    一旁同样敬仰而望的李绛,闻言笑道:
    “陛下刚明果断。”
    “自即位之初便慨然发慎,削平僭乱,能用忠谋,不惑群议,已致治平。”
    “是中兴之主也。”
    李纯捋着胡须,满脸笑容,刚要开口,又听闻。
    “然,任宦官为将军,信神佛而骄侈。”
    “前明后暗,离玄宗不远矣。”
    “李绛!!!”
    ……
    清·雍正时期
    “洛阳一战至少打崩了三个人的规划。”
    盘坐在暖床上,雍正看着眼前的弘历淡淡道。
    “王世充、窦建德、李渊。”
    “此时的唐太宗已经基本上摆脱了李渊的控制,成为唐朝内部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唐朝内部的争斗也逐渐浮出水面,甚至可以说之前是争太子位,后面是争皇帝位。”
    弘历束手恭敬而听。
    知道这个儿子本性的雍正忍不住又多念叨几句。
    “唐太宗,三代以下特出之贤君。”
    “虚心待物,损上益下,才能达到天下之盛。”
    “即位之后,励精图治,损己益人,爱民从谏,躬行仁义。”
    “用房玄龄、魏征之谏,君臣相得,不敢怠慢,才能达到贞观之盛。”
    “这些你要记在心里。”
    弘历点头称是。
    雍正定定的瞧了他一阵。
    殿内一片寂静。
    “朕打算让你参与处理准噶尔归降之事。”
    弘历猛的抬头。
    雍正依然面色平静的盯着他。
    “到了那,好好看,好好学。”
    ……
    让我们欢迎天策上将·李世民登场!
    鼓掌!
    天策上将·李世民·金甲版(疑惑):
    “汝为何……”
    作者(捂眼大叫):
    “啊啊啊啊!太闪了!太闪了!狗眼要瞎了!”
    撒腿跑远!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