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正式收购】(爆更)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的收购资金,预计也需要8000万港币左右。
    如此以来,仅中巴就需要支出1.3亿。
    另外一边,九巴收购也需要资金,至少也需要3亿港币。
    这样一来,7.2亿资金就剩下3亿的样子。
    这3亿港币的资金,一旦恒生指数跌落800点,便可以进入股市投资。
    毕竟股市那么大,林正杰的个人投资也才2.7亿,完全足够泰富集团也加入进来。
    今年,能翻倍的股票很多,毕竟恒生指数都从年初的888点,最高能升到1600点,连指数都近乎翻倍,林正杰选的股票自然只会更高。
    至于后续的商业行为,当然是‘借款投资’。
    毕竟一旦收购中巴、九巴之后,他们手中的股权,也是可以质押出去。同时,届时林正杰和泰富集团的影响力再次达到高峰,银行家还不追着贷款。
    想到这些,林正杰心中有数。
    今年,泰富集团的市值要达到30亿以上,资产值也要翻一番以上,才像话。
    3月5日,礼拜三。
    这一天的天气暖和,预示着春天马上来临。
    在德辅道中的20层‘泰富集团’会议室里,一个高度机密的高层会议正在举行。
    在坐的都是一群投资界精英,包括‘金融大王’林正杰、‘公司医生’韦理、‘前汇丰银行董事’牟诗礼,还有泰富集团的高层陈伟忠、何方塘等,他们正在策划一次收购战。
    韦理建议道:“收购价定在20港币每股,是比较合理的,毕竟中巴公司的股价已经被炒高3成。就按照今天的开盘价19.5港币,再多0.5港币。”
    言下之意,如果没有泰富集团的介入,此时中巴股价说不定才12~13港币每股。
    这一次,林正杰没有听韦理的,他深知前世‘罗旭瑞和韦理’的组合,便倒在了最后一关――没有收购到36%的股权。说明当时,他们出价太低了。
    当然,前世这次收购战发生在一年后,当时中巴的股价已经是接近30,正值牛市的巅峰1800点。
    林正杰说道:“20港币不太保险,我们需要一锤定音,不给颜氏家族反击的机会。所以,22港币每股比较合理。”
    泰富集团有30.5%的股权,所以只需要再收购10%,也就是370万股的中巴股票。
    这样一来,持股40.5%的股权,已经相当的高,足以控股;更何况,还有盟友廖烈忠的支持。
    韦理争论道:“林生,我们只需要10%的股权,那些投资者一定会心里紧张,很容易交出手中的股权。能省下一笔,又何乐不为呢?”
    林正杰一笑,随即说道:“韦理先生,我也想省,毕竟钱是我的。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局部收购战’固然是一个好主意,但同时也会让投资者摸不清状况,他们就会迟疑。而一旦错过机会,证监处反应过来,又未必会支持我们所以,速战速决很重要!”
    韦理虽然还有些疑问,但也说道:“好,22港币确实诱惑十足!”
    林正杰点点头,说道:“那今天晚上,们就召开新闻发布会吧!”
    韦理不仅是阿瑟龙公司的董事长,还是此次收购顾问,所以发布会是由财务公司来召开,泰富集团只需要派人参加即可。
    当天晚上,泰富集团召开新闻发布会。
    韦理作为财务顾问、阿瑟龙公司董事长,在发布会上,向公众发表收购中巴的建议,建议宣称:泰富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全资附属公司――阿瑟龙有限公司,以每股现金22港元价格,收购1498.5万股中巴公司正在发行的面值2港元的股份,约占中巴公司发行股份的40.5%,而用资金约3.29亿港元。
    此外,泰富集团还宣布已持有1128.5万股中巴股份,约占中巴公司股份的30.5%左右。
    话音刚落,现场记者一片哗然。
    在这个年代,收购者要收购一家上市公司,都是提出全面的收购。按惯例,需要收购股权达50%以上,才算成功――即通常意义的‘全面收购’。
    但这一次泰富集团有限公司提出收购中巴公司40.5%的股份,可谓开创了“局部收购”的先河。
    随后,记者马上提出疑问:“韦理先生,贵公司为什么不按照规定――对中巴发起全面收购,这是否有违证券法?”
    翻译传达给韦理,韦理解释道:“根据中巴按照‘公共巴士服务条例’,必须保持其为公众上市公司的身份,才可以享受专利权的规定。若是我们提出全面收购,则不符合规定精神。”
    言下之意,我们也是没有办法!
    实际上,按照韦理的想法,36.5%的股权就已经足以。这是以最小的代价,就可以达到全面收购的效果。
    不过林正杰担心的是颜氏家族的反扑,所以股份还是上40%稳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