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60-70%(捏之成团,掂之即散)时,发芽率相对较高,条件差时发芽率仅为20%左右。
2.幼苗期:从真叶露心到5-6叶,历时约20天左右。此阶段光合作用和根系吸收能力不强,地上生长较缓慢,但却是地下生长放线的关键时期,这时期的放线长度决定胡萝卜最终的长度。适宜生长温度23-25℃,对土壤条件敏感,不宜浇水过勤,要确保土壤湿度适宜(土壤过湿,土壤中空气少,温度自然降低,萝卜易长成短尖小柱状)。此期是间苗、除苗的关键期。
3.叶生长盛期:从5-6片真叶到莲座期,叶面积不断扩大,肉质根开始缓慢生长,约需25天左右。此期以地上部分长叶为主,肥水供应不宜过大,要保持“促而不过旺”,注意增施叶面肥改善营养状况,防止叶片过早枯黄,同时防止水肥过盛造成叶片徒长。
4.肉质根生长盛期:从莲座期到收获(收根)需50-60天,占整个生长期的2/5左右时间。叶片继续生长,下部老叶不断死亡,光合产物向地下肉质根运输贮藏。此时期要加强水肥管理,增施钾肥,创造良好的温、湿条件,促进地下根部的发育和肥大,以提高胡萝卜的产量和品质。
山药
1.发芽期:从山药块茎的顶芽(或不定芽)开始萌发到出苗。山药栽子出苗较快,大田条件下需20-30天;山药段发芽时间较长,历时40-50天;零余子发芽较快,一般20-25天。在发芽过程中,由芽顶向上抽生芽条,由芽基向下形成块茎,同时于芽基内部从各个分散的维管束外围细胞产生根原基,继而根原基穿出表皮,逐渐形成山药的吸收根系。山药的萌芽和出苗与天气状况密切相关,天气晴好、气温高、土壤水分适宜,则发芽期短、出苗快;阴雨天气、气温较低、土壤含水量高(或土壤干旱),则发芽期长。在土壤湿度大或播种较早及低温的情况下,往往易引起种薯腐烂,造成缺苗断垄。并且,没有充分成熟的种薯,发芽较迟且芽较弱。
2.甩蔓(条)发棵期:从芽条出土到现蕾开花,开始形成零余子为止,时间50-60天。此时期为块茎形成初期,芽条出土后迅速生长,7-10天后达1米左右,这时第一叶片展开,继而茎叶不断生长和侧枝发生。栽子根的数量不再增加,须根大量发生,并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山药的主要吸收根系初步形成,同时山药块茎继续向下生长,在块茎的周围发生大量的不定根。此期植株由完全依靠种薯营养生长转到依靠山药茎叶营养生长,生长中心以地上部藤蔓和地下部根系生长为主,块茎的生长量较小,主要向纵深生长,增粗较少,块茎颜色较浅,为乳白色。
3.块茎膨大期:从显蕾开花到茎叶生长基本稳定。历时60-80天,又可分为块茎膨大盛期和块茎膨大末期两个阶段。此时期是地上部藤蔓和地下部块茎同时旺盛生长的时期,但生长中心已由藤蔓生长转移到块茎生长上来,块茎干重的85%以上是在这段时间内形成的。山药块茎的膨大进程在各个时期不同,例如块茎自5月中旬开始缓慢伸长,到9月中旬基本结束,伸长速度以月份计,依次是8月>6月>7月>9月;以旬计,生长最快的是7月下旬和8月上中旬。块茎的增粗以7月最快,其次是6月和8月。块茎的增重各个时期变化较大,自5月中旬至6月上旬,块茎增重缓慢,8月中旬日平均增重达到最大值,10月上旬基本停止增重。在这个时期内块茎的颜色也会发生变化,从白色到浅褐色,最后变为深褐色。
4.休眠期:从霜降前叶片开始脱落至块茎第二年萌芽之前。山药不耐寒,秋季当气温降到12℃以下时,山药藤蔓停止生长,叶片进一步衰老,细胞的原生质和叶绿素等开始解体,大部分营养物质运到块茎内,最后在叶柄基部形成离层而脱落。山药休眠期间,块茎内贮藏了大量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细胞内的含水量降低,原生质的黏度提高,顶芽已经形成,芽内各器官分化完毕,块茎表皮增厚,有利于安全越冬。山药的休眠受光照、温度等环境因素和植物激素的共同影响,秋末的低温和短日照,有利于山药体内脱落酸的形成和积累,脱落酸对发芽有抑制作用,而在休眠后期,块茎体内的脱落酸逐渐减少,促进发芽的赤霉素逐渐增加,第二年春天条件适宜时块茎即可发芽生长。
以下是胡萝卜和山药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胡萝卜:
-常见病害:
-黑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出现褐色小斑,有黄色晕圈,病斑扩大加深,叶缘上卷,叶片下部枯黄,潮湿时病斑上有黑霉。防治方法可选用优良品种,合理轮作,温汤浸种,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