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中熟品种生育期适中,植株大小和生长势较为均衡。种植密度可以根据土壤条件和栽培管理水平进行调整,一般每亩种植3000-3500株左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管理上,要注重平衡施肥,满足棉花在不同生育阶段的养分需求。同时,做好病虫害防治和整枝打顶工作,保证棉花正常生长发育。
三、晚熟品种
-晚熟品种生育期较长,植株高大,果枝数和单株结铃数相对较多。如果种植密度过大,容易造成田间通风透光不良,影响棉花品质和产量。因此,晚熟品种的种植密度应适当降低,一般每亩种植2500-3000株左右。
-管理上,要加强田间管理,尤其是在后期要注意防止贪青晚熟。可采取控制氮肥施用、适时停水等措施,促进棉花早熟。
棉花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按纤维长度分类
1.长绒棉:纤维细长,一般长度在33毫米以上。主要产于埃及、中国新疆等地。其纤维强度高,色泽洁白,富有光泽,是高档纺织品的重要原料。
2.细绒棉:也叫陆地棉,纤维长度在25毫米值33毫米之间。适应性强,产量高,是世界上种植最广泛的棉花品种。
3.粗绒棉:纤维短而粗,长度一般在23毫米以下。由于产量低、纤维品质差,目前已很少种植。
二、按颜色分类
1.白棉:正常成熟、吐絮的棉花,色泽洁白或带有淡黄。是棉花的主要类型,占棉花总产量的绝大部分。
2.黄棉:棉花生长后期由于霜冻等原因,使棉花纤维颜色变黄。黄棉的品质较白棉差,但经过适当处理后仍可使用。
3.灰棉:棉花在生长过程中受到病虫害或其他不良环境影响,纤维颜色发灰。灰棉的品质很差,一般不能用于纺织。
三、按品种来源分类
1.常规棉:通过传统育种方法培育的棉花品种。具有遗传稳定性好、适应性强等优点,但在产量和品质方面可能相对较低。
2.转基因棉: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棉花植株中,使其具有抗虫、抗除草剂等特性。目前,转基因棉花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种植。
一、棉花生长周期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1.出苗期
-光照强度适宜时,有助于提高土壤温度,促进种子萌发和出苗。光照不足可能导致土壤温度偏低,出苗时间延长,甚至出现烂种现象。
2.苗期
-充足的光照能使棉苗生长健壮,叶片颜色浓绿,光合作用强,有利于根系发育和地上部分的生长。光照不足会使棉苗细弱、徒长,抗逆性差。
3.蕾期
-此阶段棉花对光照的需求逐渐增加。较强的光照有利于花芽分化和蕾的发育,促进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光照不足会使蕾铃脱落增加,影响产量。
4.花铃期
-是棉花生长的关键时期,对光照要求极高。充足的光照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干物质积累,促进棉铃发育和纤维成熟。光照不足会导致棉铃小、纤维品质下降。
5.吐絮期
-良好的光照有利于棉铃开裂和纤维的干燥,提高棉花的品质和产量。光照不足可能使棉铃成熟度不一致,增加采收难度。
二、棉花种植密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1.光照强度强时
-可以适当降低种植密度。因为较强的光照能够穿透较稀疏的棉株群体,使每株棉花都能获得充足的光照,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这样可以减少植株之间的相互遮荫,提高棉花的品质和产量。
2.光照强度弱时
-应适当降低种植密度。光照不足的情况下,若种植密度过大,会导致棉株之间相互遮荫严重,光合作用减弱,棉花生长不良。此时可以适当降低种植密度,增加植株之间的通风透光性,提高棉花对有限光照的利用效率。
一、强光条件下
在光照充足强度大的地区:
1.降低种植密度。可将种植密度控制在每亩2500-3000株左右。这样可以保证每株棉花都能充分接受光照,进行高效的光合作用,从而促进棉花植株的健壮生长和棉铃的良好发育。
2.采用宽行窄株的种植方式。加大行距,一般可设置行距在80-100厘米左右,株距适当缩小,在20-30厘米左右。这样既能保证通风透光,又能使棉花在生长过程中充分利用光照资源。
二、弱光条件下
在光照相对不足的地区:
1.适当降低种植密度。比如每亩种植2000-2500株。减少植株之间的相互遮挡,让有限的光照能够更好地照射到每株棉花上,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2.可以考虑选择一些耐阴的棉花品种,并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