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楚文微微挑了挑眉,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语气微妙的问村长:“勺‘你问这个问题做什么?”
村长脸色有些尴尬,但还是硬着头皮说:“那些个战俘里,有好些个都是刘家村的亲戚,都是一家人,没必要搞得你死我活,给他们一条活路吧,他们也不容易。”
那些村民大部分确实都是被裹挟的,但是也有少部分,主动成为了那个踏破天的帮凶,甚至变得更加凶残,连自家村里人都杀过!为的就是能够表忠心得到重用依。
这里面的事儿,楚文不是没有了解过。
只能说,审判出无罪的无辜的人,确实是有点麻烦。
以前那(诺吗赵)边将顶替大将军抵抗边疆匈奴的时候,楚文就已经清楚,战场上拼杀,那只是决定胜负的最后形态,战场拼杀后的各项准备工作,那才是重中之重。
比如现在。
他刚刚成为刘家村的整个村的首领,带领村民们成功解决了这次密村危机,在村民中已经享有一定的威望。
但是,如果这件事情不能处理好,真把那些人都给杀了,那么他刚获得的威望,肯定会跌入谷底,给村民们留下一个残暴不仁的负面印象。
楚文微微皱着眉头:“村长,你的意思是,把他们那些人都放了?”
村长连连点头,以为对方松动了,喜不自胜的说:“没错,没错,他们都是无辜的,把他们都放了,他们都是无辜的人。”
楚文笑了笑:“你怎么知道他们是无辜的?你确定他们没有说谎吗?万一他们也犯了杀人的罪,你还要给他们求情?”
村长这下子无话可说了。
其他的村民这时候也再也忍不住,纷纷开口求情。
“牛老大那个人我知道,人家就是个老实人,他怎么可能会主动杀人呢?他们都是无辜的,都是那该死的恶贼逼,他们做的坏事,首领,你就放了他们吧?!”
“女儿嫁的牛大郎,我就是看中他的老实,才把女儿嫁给他,他这个人啊,是个顾家的男人,他在混乱中都努力保存了老婆孩子!这么好的人怎么可能会做像那种恶事!”
其他村民叽叽喳喳,话里话外都是在说那些人是无辜的,要放了他们,而且也好,给村里增加人口,接下来村子里要开始种各种农作物,又要开始修建防备公事,这些种种下来,哪个不需要人手啊?
楚文也知道这些人是来给亲戚求情,因此没有直接拒绝他们:“我知道你们都想帮自家亲戚一把,不过,带领队伍就必须有规矩,没有规矩的话,那岂不是人都可以乱来了?”
刘村长他们不说,他们也知道规矩的重要。
楚文看着他们继续说:“你们想说法外不外乎人情是不是?”
村民们点头如捣蒜。
“但是咱们必须要纪律严明,这样以后才能服众,才能管得更多的人,你们如果只想眼前这点小事,那么在这个乱世中,你们是很难活下去的。”
村民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脸色都有些难看。
首领这么说,该不会是不想放人吧?
那些人可都是他们的亲戚啊,如果真死了,家里嫁出去的女儿一个个的,岂不是都是要怨上家里人?
唉呀,首领怎么如此铁面无情啊!
“你们放心,我也不是那种残酷的人,我会派人去审问他们,只要是没做过什么过分的恶事,都可以放了他们,不过,饶他们一命可以,他们也必须要接受管制,等表现良好
确定他们没问题之后,他们才能跟你们一样享受正常待遇,免得他们突然造反,给咱们村子带来灭顶之灾。”
楚文将自己接下来打算跟他们掰开了,揉碎了解释清楚,到最后还问他们:“你们也不希望到最后搞得一团乱,说不定连村子都要遭受灭顶之灾吧?”
刘村长听完之后倒是有些了解了,从一开始的怀疑到现在的支持,他第一个对楚文表示了赞同:“就按首领你说的办,毕竟外人确实没有自家村里人来的靠谱。”
真是孺子可教也,如果他们不听劝的话,楚文就要考虑自己是不是要离开这里了。
毕竟,你讲道理,到时候敌军可不会跟你讲道理,不能把部队调教得纪律严明,到后来吃亏的还是自己。
大家都回去了,因为楚文保证这几天就派人去审问,相信自己一定会办得好的。
楚文派张潇以及白梨负责审问那些人,他们两个都是聪明人,审问那些个村民,并且判断出谁不服气或者是有小心思,那都是非常简单的。
而另一边,刘家村附近的县城,县令正在衙门的办公后堂,听完下属的禀报,噌的一下从椅子里面起来,兴冲冲的盯着那个跑回来报信的人问:“你说的可是真的?”
那人穿着一身破衣烂衫,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臭烘烘的气息,他对这县令点头哈腰,非常谄媚的说:“我就是当时装死躲在死人堆里逃过一劫的人,踏破天真的死了!尸骨就埋在千牛谷!我是装死人,然后在那些人埋死尸的时候悄悄跑掉的,这消息那是最准确不过了!”
县令哈哈大笑,摸着下巴的一小撮胡子,摇头晃脑得意说:“哈哈哈!这次可真是老天都保佑我!”
打发了那个臭叫花子下去,他立刻叫师爷过来,“师爷,你给我写一封奏折,就说我已经剿灭了反贼踏破天部队!尸体清点共有1万人!已经埋在千牛谷!”
师爷听到这话后浑身手一抖!
“大人,这事儿可不能这么说啊,这要是被朝廷查证,到时候就是掉脑袋的大事了。”
“你怕什么,踏破天真的死了!死在反贼手里,那还不如死在我手里,反正无人能作证,他们也确实死了!”
县令大人不以为然的说道。
师爷没办法,只能按照对方的要求写了这份奏折,然后八百里里加急送回了京城。
如今全国各地陆陆续续有揭竿而起造反的农民,各地县城都开始纷纷沦落,军队的那些个将军,一个个就像是酒囊饭袋一样,没有几个能够扛得住农民反贼队伍。
如今这个县令大人的这封奏折就像是渴了来送水那么及时。
皇帝当即大喜过望,立刻就奖赏的那个取得胜利的县令大人并且勒令他把周围的反贼都给剿灭干净。
然后皇帝还顺便去祭祀了祖宗,告诉祖宗这个好消息。
奖赏以及升官的圣旨送到县令大人手里,县令大人乐呵呵,只不过听到最后表面附近方圆五百里的反贼的命令,他脸色顿时就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