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杨坚议政,突厥之策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隋能够在北漠扎根,真正将之变成我大隋的领土。”
    讲到这里,高颎停顿了一下,他的意思显而易见。那就是如今的大隋,根本无法掌控北漠,也无法扎根于北漠。
    北漠土地无法耕作,想要维持下去,只能依靠南方输血。
    但这样的日子要持续多久,又要耗费多少钱粮呢,这根本无法估量?
    杨坚没有说话,高颎便是继续说道:
    “是以老臣依旧是先前之策,等除去突厥野心勃勃之辈,便可重新扶持亲隋可汗,保持北漠稳定同时,也让边境太平。
    纵然无法长久,但一战能换来十几年的太平盛世,已经足够了。”
    听到这里,杨坚缓缓点头,高颎所言不无道理,如果他没有更好的选择,自然会这样做,不过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在看过那都护府之策后,杨坚的想法已经完全改变。他并非顽固不化的君王,也知道变通,更有着雄心壮志。
    既然有办法解决突厥的问题,还能将主动权掌握在朝廷手中,又何乐而不为呢?
    略做思索,杨坚颔首说道:
    “诸位所言各有道理,不过在朕看来,未必没有更好的办法。”
    此言一出,高颎、伍建章等人皆是全神贯注的盯着杨坚,等待他接下来的话语。
    拉了一波期待杨坚也没有含糊其辞,他平静的描述起来:
    “你们说,如果朕参照汉朝西域都护府,在北漠也设立一都护府如何?
    将突厥部族,变成大隋臣民,用突厥的兵马,去讨伐大隋的敌人……”
    等杨坚说完,身为一国之相的高颎顿时反应过来,他面露惊喜之色,说道:
    “陛下圣明,若真能将此法实施下去,或许北漠之患当真能够消除。”
    就算伍建章,也意识到这个设想的过人之处,连忙拱手说道:
    “陛下英明!”
    杨坚不以为意道:
    “行了,朕和你们说这件事,可不是让你们来夸朕的,毕竟此法也不是真想出来的,关键在于,这个办法该如何实施?”
    哪怕杨坚只是站着,但他身上散发的王霸之气,依旧威严无比。
    高颎思索之后说道:
    “启禀陛下,臣以为还可以在方才的举措下,再加上一条,那就是朝廷划分各部族的牧场。
    如此一来,除了可以拉拢一部分部族亲近大隋之外,也能削弱各个部落之间的联系,避免外族的力量足够强大。”
    高颎和伍建章等人,纷纷陈述自己的想法,将这个制度进行完善。
    这些身居高位的大臣,虽然没有单进在后世的眼界,但毫无疑问,他们的能力,肯定要比初出茅庐的单进强大得多。
    听到最后,杨坚满意点头道:
    “如此一来,都护府制度便可作为我大隋的国策了。有了这个制度,定可保障边境百年安定。”
    杨坚的心情很好,因为他完成了一件大事,就仿佛看见了大隋日后的兴盛。
    如今杨坚的年龄已经不小了,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所以他更希望,自己建立的大隋,能够长久的安稳昌盛下去。
    在众人恭贺声中,杨坚略显希冀道:
    “此事倒是不必着急,想要实施都护府制度,还需要等北漠的消息。”
    ——
    此刻,北漠之地。
    突厥王帐之中。
    达头可汗便在此处,而除了他之外,便是突厥的各族首领了。
    如今突厥兵马,已经汇聚到王帐附近。虽然达头可汗知道,隋军用不了多久便会杀到,但他并不准备撤离。
    因为,如果达头可汗就这样败走,他在突厥之中的威望,将瞬间崩塌。
    他想要成为突厥共主,恢复突厥往日荣耀。就必须击败隋军,让突厥重整旗鼓,扭转如今的颓势。
    所以他不能退,更要取得此战胜利。
    目光在众人身上扫过,达头可汗的表情颇为凝重,他郑重其事道:
    “这一次,隋国派出了三路大军,足足三十万人,他们杀进北漠之中,不仅仅是为了反击我突厥,更是要把我们彻底覆灭。
    突厥起自北漠,这里是我们的生存之地,难道你们要就这样放弃吗?
    现如今,唯有各族合力,凝聚到一起,发挥出我突厥真正的实力,将隋军打回去,才能保住我们的女人、牲畜和草地……”
    达头可汗侃侃而谈,在鼓舞着士气,越是这种时候,人心越要坚定,如果有人萌生退意,恐怕会满盘皆输。
    终于,等达头可汗说完,莫贺咄颇为配合的喊道:
    “可汗说的没错,现在都什么时候了,在我突厥生死存亡之际,难道还不能齐心协力吗,请可汗下令吧!”
    虽然莫贺咄有托的嫌疑,但不可否认,达头可汗方才所言确实有道理。
    如今大隋的兵马,已经杀入突厥境内。听闻这一路上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