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征战海外,那都是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才令杨林出征,最终得胜而归。
可此刻,连边境的具体情况都不知道,杨广就已经决定好了。
这个决定太过草率了。
很快,有一名大臣站了出来,他眉头紧锁,好似有些纠结,但还是站了出来。
他目视杨广,语气笃定的说道:
“启禀陛下,微臣以为此事不妥,虽然宇文大人方才提及,吐谷浑犯我大隋边境,但此事尚未查明,岂可贸然行动?
所以微臣觉得,陛下应该先派人前往边境之地查明真相。
如果吐谷浑当真不知死活,犯我大隋,到时候再整顿兵马,出征吐谷浑不迟,何必这般匆忙?”
这名大臣反对的,并不是杨广出征吐谷浑。
如今大隋国力昌盛,兵强马壮,杨坚在位时,就已经覆灭了突厥,将海外的琉球、扶桑等国拿下。
所以,大隋有着足够的实力对外征战,只是他们现在,必须考虑清楚此刻出兵,是否太过鲁莽?
具体情况如何?
在这名大臣说完之后,立刻又有数人站了出来,他们纷纷附和。
看着前方这些大臣,杨广目光微微闪动,却又很快恢复如常,他缓缓道:
“诸位爱卿之言,朕自然明白,但兵贵神速,吐谷浑既与我大隋为敌,岂能容情,正该以雷霆之势将之覆灭。
曾几何时,吐谷浑便是我大隋死敌,直到我大隋平定突厥之后,他们才安分了些,但往日仇怨仍旧不曾结束。
朕虽然登基未久,但朕为天子,岂能枉顾边境百姓存亡,唯有兴兵向西,平定吐谷浑之地,还边境百姓安宁。”
还真别说,以杨广的形象,说着这般大义凛然的话语,还真像那么回事。
群臣一阵动容。
只不过,还是有人看出了端倪,他们发现,杨广的目标就是出兵。
既然杨广已有决断,他们当然不会阻拦。如今的杨广,已经贵为天子,他麾下宇文成都执掌禁军,实力强盛。
这意味着,杨广是实权皇帝。
杨广都已经说到这份上了,群臣一阵默然,并没有继续劝说了。
便在此刻,杨素忽然出列拱手道:
“陛下英明,吐谷浑向来是我大隋死敌,若能将之平定,自然再好不过。
只是,吐谷浑实力不弱,还有着地利优势,我大隋若要出兵,也该做好准备,绝不能疏忽,不知陛下欲要何人统领大军?”
杨素的问题很直接,他大致猜到了杨广的想法。不过,他作为当今尚书左仆射,乃是大臣之首,当然不能放任不理。
他不反对杨广出兵征讨吐谷浑,但他也不愿看着杨广胡闹,冒险行事。
果然,当杨广听得杨素之言,眼中闪过一抹冷色,他自然能够听出杨素的潜意思,心中越发不满。
杨素乃是朝中老臣,也是最早投靠杨广的大臣之一,为杨广登基立下不少功劳,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但是,这并不代表,杨广会无限度的容忍杨素,他的耐心是有限的。
正如如今的宇文化及,他为什么能够获得杨广的信任,不论大小事务,杨广都愿意和宇文化及商议?
正是因为,宇文化及有自知之明,他始终明白自己的身份,也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他清楚自己的一切是从何得来。
换句话说,宇文化及是杨广的依附,他能够有如今的地位,那都是杨广给的,如果没有杨广,他焉能有今日?
所以宇文化及在杨广面前,从来不敢逾越,绝不会像杨素管得这么宽。
这让杨广想起先前与宇文化及商量之事,他也不愿将杨素留在身边碍眼。
短暂思索之后,杨广缓缓说道:
“爱卿说的没错,如果要征战吐谷浑,必须有一位大将统领,才能将之拿下。朕觉得,上柱国韩擒虎,是个不错的人选。”
在这件事上,杨广其实早有考虑,他之所以选择韩擒虎,也是有愿意的。
那是因为,韩擒虎是个聪明人。
虽然韩擒虎也是朝中老臣,亦是开隋九老之一,但他不像其他人咄咄逼人,反而是明哲保身,十分低调。
这样的大将,正合杨广心意。
韩擒虎久经沙场,本领非凡,又有自知之明,自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杨广的答复,让杨素一怔,他没有想到杨广会让韩擒虎挂帅。
原本在他想象中,这个机会将会落在他手里。
现如今,杨林离开大兴城,回到驻地登州府去了。以杨广对杨林的态度,此战多半不会调动杨林。
像伍建章、高颎等人也都告老,如今朝中最适合领兵的人,也就只有杨素了。
之前征讨突厥,讨伐扶桑、琉球以及高句丽,杨素都是杨林的副手。
虽然那时候,杨素心有不甘,却不会直接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