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造成太大影响。
原因很简单,哪怕知道了印刷术的原理,想要获得成熟的印刷术手段,也没有那么简单,不是随便能做到的。
再加上,百姓书店首先推出纸书,早就在读书人心中形成惯性,他们都乐意到百姓书店中买书。
对于印刷术,单进其实很看重,因为在他看来,这是削弱世家的关键手段之一。
他之所以传出去,其实也是为此考量。
要是他始终将印刷术掌控在自己手中,其他人的非议或许不值一提,但引起杨广的忌惮,那就没必要了。
倒不如直接将之传出去,单进依旧能够凭借先发优势,做更多的事。
当单进说出自己的想法,原本不敢笃定的魏征,也是一阵惊叹。
毫无疑问,以他的能力,完全称得上顶级谋士。可有些事,他确实考虑不到,也无法将之联系到一起。
当初他去东平府找单进,那时候只是试探而已。连他自己都无法确定,这样做到底是对是错呢?
但此刻,魏征逐渐下定决心,他似乎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不过这般想法,魏征当然不会说出,他只需做好自己的事即可。
种茶树的办法,单进早就考虑过了。
毕竟在后世,这一大块地方,也种了很多茶树,就足以说明问题。
紧接着,单进目视众人,他继续道:
“除此之外,想要让百姓过上安稳的生活,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在交州更南之地,应当是有一种三季稻。
此种稻种,一年可以种植三次,收获自然比一般的收成要多。
就算这三季稻种植条件苛刻,但只要在部分地区推广下去,并且取得成功,也能让不少百姓因此受益。
究根结底,想要改变岭南的局面,还是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方的情况,安排不同的计划,才能取得成效。
若是着急冒进,只会适得其反。”
单进说到这里,众人纷纷点头附和,不管他们听不听得懂,但有道理是真的。
只见单雄忠面露唏嘘之色,赞叹道:
“想不到世上竟有一年三收的稻子,为兄可是闻所未闻,雄义你这番话,当真令人大开眼界。”
单雄忠等人都是北方人,对于南边的情况不了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紧接着,又是简单商议了一番,单雄忠确定了接下来的计划。
那就是寻找适合种茶的地方,按照单进之前所言,将之推行下去。
想要改变整个岭南之地,并没有这么简单,也不是短时间能够做到。但推行种茶,却是岭南之地崛起的第一步。
——
时间过得很快。
冯盎和杨世略二人终于回来,同时也带回来好消息。
冯盎成功劝说西瓯,现在西瓯之地也表明态度,愿意臣服单进,愿意臣服于朝廷。
这倒是解决了单进一个大问题。
虽然单进相信,他有着这样的实力,可以用武力直接征服西瓯,却没必要这般大动干戈,浪费时间。
如今的西瓯,应当也听说了此间消息,他们决计不敢轻视单进。
要是他们敢阳奉阴违,单进可不是心慈手软之辈。该动手的时候,他绝不会优柔寡断,也不会手下留情。
哪怕这各方势力,名义上已经臣服于朝廷,却不愿意听从调遣,单进也不会容忍。
现在的朝廷,才是鞭长莫及。
单进作为岭南节度使,有总揽大权之责,那就足够了。
而杨世略那边,也是个好消息。
如今东俚各族,经过杨世略的劝说和安抚,他们也决心臣服单进。
就这样,如今的岭南之地,百越各族算是彻底安稳下来。
只有完成这个前提,单进才能继续接下来的计划!
——
单雄忠又忙碌起来了。
其实说句实在话,自从单进穿越之后,单雄忠要么正在忙碌,要么就在忙碌的路上,确实没有太多时间停歇。
单进和单雄信,他们可以双手插兜,苦心习武,但单雄忠要做的事情可就多了,不管干什么,他总得考虑周全。
如今的单进,再度恢复到甩手掌柜的状态,倒不是他想要当划水咸鱼,而是将事情交给手下人,他确实轻松很多。
商业上的事情交给单雄忠,练兵交给王伯当,还有岭南大小政务交给魏征,单进手里还真不剩下什么。
经过单雄忠一段时间的努力,终于有消息带回。他在南海郡各县,找到了数个适合种茶的位置。
事情到这里,就不是单雄忠个人力量能够推进的了。
因为百越部众颇为排外,单进能够这么快稳定岭南,究其根本是冯盎和杨世略的配合。如果没有二人,单进也少不了麻烦。
毕竟,真让百越部众往山上一躲,就算单进可以领兵征讨,也免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