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国际震动,张硕:这不是钱的问题!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当然也不能说完全没有意义。
    其中有一些技术性研究以及对超子衰变的观测发现,也都是明确的成果,但主要目标实现不了,对于cp研究团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学校考虑的是对研究的定性,也就是对外的表态问题。
    虽然说,证明科学研究错误,本身也是一种科学的进步,但涉及到具体情况,还是还进行具体讨论。
    毕竟,牵扯了个大型的科研团队。
    最后会议还是决定常规对待,物理学院的杨海峰院士说道,“研究还没有证实,现在发布信息还有些早。”
    “如果报告在ICHEP会议审核通过,学校再表明态度也不迟,到时候,谁也不会说什么。”
    在国内高能物理研究领域,杨海峰院士还是非常有影响力的,他是CMS合作组的核心人员,和高能所的联系也最紧密。
    杨海峰院士发话了,自然也不会有其他人反对。
    如果报告在ICHEP会议审核通过,也就表明确实是研究成果。
    科学成果,还怕得罪人吗?
    张硕也不怕得罪人。
    科学研究就是这样的,每一个研究成果都会让其他科研工作者受到影响,而每一次科技应用的进步,必定会砸掉很多人的饭碗。
    这是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
    他继续专注于大型实验的偏差分析研究项目,其中核心的部分已经快要完成了,只是需要等待量子研究所那边的工作完成。
    量子研究所负责的部分难度不高,但零碎而复杂,需要的时间就会多一些。
    张硕也就清闲了很多。
    他正和孙兴利一起走在校园的路上,并听着孙兴利谈起大亚湾举行的数学会议以及自己的研究成果,“我已经投稿了,数学会的审核应该没有问题。”
    “做报告也没问题,只是不知道后续怎么样,我想申请一个杰波夫猜想的项目。”
    “罗教授建议我申请一个面上,但太难了。”
    孙兴利说的摇了摇头,“省里的项目还好一些,国家科研基金审核太严,我这种程度,自拟课题通过的概率太小。”
    “如果申请不到面上,再去申请省里的项目就有些晚了。”
    这就是烦恼的地方。
    科研基金支持的项目有很多种,从下往上可以申请省青年项目、普通项目,国家科研基金的面上项目、优青项目、杰青项目。
    一步步,往上升。
    当然,有的人也可以跳级,孙兴利烦恼的就是,自己是要跳级还是一步步的走。
    他说完还吐槽了句,“如果不考虑项目的级别,其实差距也不大,除非是到优青以上,否则经费都很少。”
    “从选择从事数学的研究的那一天,就注定了要一生清贫啊!”
    张硕认同的点头,“确实,研究数学想赚钱太难了。”
    孙兴利顿时有种心心相惜之感。
    两人正说着话,远处忽然传来一声喊,“张硕!张教授!这里!”
    张硕和孙兴利一起看了过去。
    虽然已经挂职在高等研究院,但学校称呼他为张教授的人可不多,一般都是正式场合才会这样叫。
    喊话的人是学院副院长盛振华,他身边还跟着不少人。
    张硕走过去才发现,不是其他人跟着盛振华,而是盛振华跟着别人。
    “这是航天二院的杜斌教授。”盛振华赶忙介绍说道。
    杜斌是个板正的中年人,看起来颇有威严,他和张硕握手认识说道,“是我让盛主任喊你的。”
    “这次我们来苏东大学,也是为了你的研究,我们有一个项目想和你进行合作,不过大学这边说你不太感兴趣?”
    “二阶PDE通用算法?”张硕顿时反应过来。
    杜斌道,“是这个研究,但我们不需要做软件,只需要完成几种应用广泛的二阶PDE方程的计算代码。”
    他没有过多的解释,而是笑着说起了其他话题,“张教授,我看国际上有很多你的报道,和那个欧洲团队一起进行的算法研究,是想砸谭院士的饭碗啊?”
    他说着都笑了出来。
    张硕摇头道,“我们的研究并不针对谁,是在追求科学的真理。”
    “说的真好!”
    杜斌笑着点评了一句,随后道,“你这么年轻,已经做了几项重大研究,比绝大部人一辈子的成果还要高。”
    “称呼你一声‘算法天才’不为过吧?”
    张硕正要谦虚一句,就听杜斌继续道,“我听说了你和高能所的合作方式,这样,张教授,只要你加入这个项目,我们二院也愿意出100万的个人资助,你要不要再考虑一下?”
    孙兴利在旁边都听愣了。
    一百万?
    个人资助?
    他刚才还在和张硕讨论研究数学的贫穷问题,还感觉和张硕惺惺相惜,然后就有人主动给张硕送来100万?
    而且,张硕好像还不愿意……
    果然!
    下一刻,就听张硕摇头道,“杜教授,这不是钱的问题。”
    “我是真对这个项目没有兴趣。”
    “实际上,我的研究论文已经发布了,按照里面的方法做计算程序,难度应该不高。”
    “我觉得盛院长的科工所,完全有能力接手这个项目……”
    这是心里话。
    他是真不想做这个项目。
    如果只是按照研究做算法,就只是一个程序软件的工作。
    这样的研究没有探索性不说,还涉及到很大的工作量,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可能几个月,甚至是一年都完不成。
    一百万,浪费一年时间?
    张硕怎么想都很亏,花费同样的时间和精力,他能完成很多更有价值的研究。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