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计算中心的大门随时为你打开!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度已经快到让人不由的产生一种‘被坑’的感觉。
    刘烨、廖振宇以及高洪利还一起讨论过。
    最后还是高洪利拍板说道,“我们只管项目,不管速度。我们肯定希望完成的越快越好。”
    “现在速度快到出乎意料,但具体什么情况,等他们来了就知道了。”
    实验基地的研究还在收尾阶段。
    有些参与实验的人员已经离开了,但有些还在实验基地,比如,高晓红。
    她的工作内容是分析实验中的粒子逸散数据,来找寻粒子存在量子特性的证据。
    这是关联实验目标的研究。
    实验研究进行到现在,依旧没有能找到粒子的量子特性存在的证据。
    高晓红已经准备返回苏东大学,结果被通知要用一种新的手段,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也可能会带来新的研究内容。
    她一听就知道和张硕的研究有关。
    其他人也知道张硕的研究内容,也知道高能所的百万支持项目,但同样感觉很惊讶。
    研究完成了吗?
    这么快就能够进行实验模拟对比分析了?
    在如此多的好奇和惊讶中,张硕和罗勇军来实验基地的阵仗都不一样了。
    刘烨带着好几个人站在门口迎接,里面还站着几个似乎是看热闹的人,他们都带着好奇朝着这边看过来。
    其中也包括高晓红。
    高晓红朝着张硕和罗勇军挥了挥手。
    张硕朝着她轻轻点了下头,就继续和刘烨说起项目问题,“项目做的快,是因为参与的人多。”
    “学院里好多教授都参与了,一起完成了近三百个程序分包。”
    罗勇军也跟着道,“其中还有很多难度高,要实现很不容易,我们这些天也一直加班加点。”
    “看看,我头发都快掉光了!”
    他说着还用力抓头皮。
    结果一把拽下来好几根头发,顿时心疼的咬牙切齿。
    刘烨已经无话可说了。
    他们一起去了中心楼一层小会议室,高洪利、廖振宇已经等在那里,其他还包括几个高能所计算中心的研究员。
    张硕利用讲台上的电脑,展示了一下工作文件。
    他只是展示了一下程序内含的算法包、程序包,也足以让专业人员看出一些东西了。
    几百个算法包、程序包,再加上主框架的程序代码,包括输入端、输出端代码……
    加在一起,绝对是几个月的工作量。
    “这都是最近做的?”
    有个叫鲍贺星的研究员,忍不住开口问道。
    罗勇军直接回怼了一句,“当然了,要不然还能之前就完成?没有项目,没经费谁愿意做这些。”
    鲍贺星也知道问了个傻问题,他不在意的继续开口道,“整个程序是可以运行的吧?”
    “这个电脑不行。”
    张硕摇头,“最少要服务器级别,才能够做基础的调试。”
    “那就先做报告吧。”
    鲍贺星开口道。
    刘烨是项目验收的直接负责人,但鲍贺星才是项目验收团队的核心人物,他是高能所计算中心的副主任,后续调试运行并分析实验模拟偏差也需要他的团队直接负责。
    张硕站在讲台上,就开始讲解起算法的主框架,以及各部分程序和算法的功能。
    他只是对程序进行讲解,并没有说明内在的逻辑原理。
    那是研究报告的内容。
    在听张硕的讲解过程中,鲍贺星的眼睛越来越亮,他是计算中心的研究员,计算机算法方向的专业人士。
    只是简单的一听,他就明白为什么对方能这么快完成项目了。
    对方可以说用最有效率的方式,把框架里的模块拆分成了功能性的算法和程序,也就是用最少的算法和程序,实现了想要的模块功能。
    所以总计的算法程序分包只有不到三百个,即便再加上核心算法包,也只有三百多一点而已。
    鲍贺星想一下就知道自己做不到。
    他再向张硕的眼神,仿佛就是看一个计算机算法领域的超级天才。
    实际上,张硕可没那么天才。
    计算机算法可不是他的研究方向,之所以能把模块拆分的如此精湛,是因为他对整个程序了如指掌。
    实验模拟分析是一个全新的研究。
    当做一项全新的研究时,最开始往往会做的很复杂,换做是其他人,依靠同样的框架设计,分拆出的程序分包也会复杂几倍,甚至十几倍。
    实现同样的功能,分拆的算法包更多,也就意味着会出现更多的bug,调试也会需要更多时间。
    报告的主体内容只是对于框架的拆分,也就是功能实现的方式,讲解很快就结束了。
    张硕走下了讲台。
    鲍贺星马上迎了过去,满脸热情的问道,“你是在苏东大学读博,对吧?数学系?”
    罗勇军赶紧跟过去,紧张的强调道,“张硕是我的学生”,好像生怕自己的学生被挖走。
    “罗教授,我不是那个意思。”
    鲍贺星转过头看向张硕,问道,“你毕业以后,有没有兴趣来高能所计算中心工作?”
    “我们计算中心会对外招博士后,如果你来,可以作为特殊人才从副研究员做起。”
    “特殊人才还有各种待遇。”
    “比如说,户籍可以直接转到首都,一次性安置费80万、房补120万,所里的人才支持计划,资助经费60万起……”
    他连续说了一大堆。
    “这个……”
    张硕犹豫着还是摇了摇头,“我现在还在读博,而且只是博一,考虑工作问题还是太早了点。”
    “那也对。”
    鲍贺星稍微有点可惜,他保证道,“你回去慢慢考虑。只要有我在,计算中心的大门随时为你打开!”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