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报告开始,两个疯子!最可信的传言!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此时,张硕已经在路上了。
    他原本的计划是跟着杨海峰到东港机场,和其他三个人会合一起出发去墨尔本。
    临行前几天,崔凯文打电话过来沟通行程,说会和鲍贺星一起来东港机场。
    一行人数就变成了七个。
    崔凯文见到张硕以后,先是关心了一下他的报告问题,最后就说起了计算中心要发布的成果。
    “偏差值!”
    “我们仔细研究认为,偏差值确实非常重要,以后的大型实验偏差分析,这个数据也同样很重要。”
    “我们分析了几次实验,和你预测的结果一致,而且,有一次出现了区域性粒子断层,但偏差值却是最低的。”
    “结果很不一般。”
    崔凯文说的非常认真。
    杨海峰几人也凑过来听着,了解了偏差值以及实验偏差结果后,他们同样感觉很惊奇。
    “如果计算没有问题,还真可能是个大发现。”
    杨海峰道,“我了解过分析结果中的区域性粒子断层问题,物理中心把这种现象归在空气粒子的干扰。”
    “但是你们的平台上,公开了20几次实验分析,有三次都出现了这個情况。”
    “这就不可能是空气粒子干扰了。”
    其他人也明白杨海峰的意思。
    如果只有一次出现了区域性粒子断层现象,说是‘空气粒子干扰’还能说得通。
    二十几次实验,出现了三次同样的现象,还认为是空气粒子干扰,岂不是说粒子对撞实验设备出现了严重的空气泄露问题?
    另外,粒子对撞实验并不是两个粒子撞在一起,而是两束运动方向相反的粒子束不断的发生碰撞。
    每转一圈就会有很多的粒子撞在一起。
    之所以最后看起来像是两个粒子相撞,那只是整体的数据统计问题而已。
    也就是说,即便管道中存在极为稀少的空气粒子,对实验偏差分析的干扰也不会那么明显。
    所以区域性粒子断层出现的原因中,‘空气粒子干扰’因素已经可以排除掉了。
    在说了一下实验分析结果后,一行人就开始讨论起‘偏差值’问题。
    崔凯文也提到让张硕代表计算中心做报告的事情。
    他没有着急让张硕确定,而是道,“你的报告在第一天,等你们的报告结束再考虑也不迟。”
    张硕去墨尔本参加会议,最重要的就是和阿戈斯蒂尼一起进行算法报告。
    如果报告被指出了问题,他的心情一定会有影响,还能不能代表计算中心作报告,就要到时候再看情况。
    崔凯文、鲍贺星是这么想的。
    杨海峰等人也觉得他们考虑很周到,学者做的研究被证明错误,绝对是对个人的很大打击。
    张硕倒是不在意,他笑道,“应该没有问题。”
    他也没有直接应下来。
    之后一行人就继续说起了偏差值的问题,尤其是出现区域粒子断层的分析结果,偏差值比其他实验分析结果要小。
    为什么呢?
    张硕说了一下看法,“如果实验过程中,内部存在我们不知道的影响因素。”
    “这种影响因素会带来偏差,有时候,表现在整体上,有时候,表现在区域上。”
    “这样就能解释通了。”
    他继续道,“对于这种未知的发现,最好的方式就是用数学手段去分析研究,比如,建立函数、方程,结合实验参数进行分析。”
    “偏差度,你们应该有理解了,最主要受到外在的因素影响,但如果内在也存在影响,粒子碰撞速度、携带的总能量、环境磁场等等,都可能是影响因素。”
    “我觉得能量,尤其是电磁能量,可能是很重要的因素。”
    张硕认真说了起来。
    他所说的内容涵盖了粒子对撞的实验原理,以及对粒子对撞过程各个参数影响的分析,也包括电磁能量在碰撞中可能起到的作用,等等。
    粒子对撞实验,一直被关注的都是碰到速度、碰撞后逸散的粒子。
    电磁能量,甚至被认为是干扰因素。
    实验使用质子束只是因为质子带正电,可以被线圈磁场不断地加速,而中子不携带电荷就无法一直加速。
    张硕边说边和其他人讨论着。
    当讨论深入到实验基础原理、各参数问题,再包括更深一层的粒子标准模型时,崔凯文和鲍贺星发现都根本插不上话了。
    他们甚至有些听不懂了。
    整个讨论都是张硕、杨海涛在说,另外三个同行的教授,也只是偶尔说上几句。
    快要上飞机的时候,讨论才停下来。
    杨海涛回过神惊讶的叹道,“张硕啊,我才知道,你竟然这么懂粒子物理!”
    其他人也叹道,“我早就发现了,刚才我都根本插不上话。”
    “你在这方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